送心意

王雁鸣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7-10-24 18:25

您好,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放心保)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合理避税与非法避税的界限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和方法,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规避缴税义务的非违法行为。避税 是纳税人对现有税法的缺陷及漏洞的成功发现,这种发现使纳税人有效地避开了纳税义务。因为这种行为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它可以反映现行税法在 多大程度上富有效率。尽管避税本质上不同于偷税,但它也是在钻法律的空子。目前对于避税的有效性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避税是对法律漏洞的“挖 掘”,只要事实符合字面的解释,法律就是有效运用的,即避税行为并不违法;另一种观点认为,避税既要事实符合法律的字面解释,又要符合法律的立法意图,要 依据法律的经济上或社会上的目的,或是依据税法整体内容来判断税法条款对于某件具体事实或行为的运用性与符合性。也就是说,一项经济行为的形式虽然与法律 规定在字面上是吻合的,但如其后果与立法的宗旨相悖,则在课税目的上仍不予承认。 
合理的东西未必合法,这个道理众所周知。合理避税其实就是在法律的边缘做文章,虽然看上去略显牵强,但形式上又从法律的角度难以挑剔。我国税务部门 在近年不断举办相关税务培训,有意思的是,这些培训中既有税收筹划培训,也有反避税培训,前者是针对企业的,后者是针对税务机关的。 
在笔者受邀参加的一些培训中,发现很多企业培训人员对某些方案的合法性产生质疑。一个看似很好的税收筹划方案,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却发现了若干与法 律抵触之处。在对税务人员的培训中,很多税务人员由于职业敏感常会问,他们受训的很多反避税案例在形式上并不违法,事实上正是很多企业采用的流行的筹划方 案。 
比如,有一种对于代购代销业务的筹划方案。由于代销业务是一种销售行为,代销方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 为了规避增值税,有人设计了一种筹划方案,即通过把代销方转换成代购方,由代销方与销售方签订代销协议变为与代购方签订代购协议,这样就可以规避相应增值 税。把代销方变为代购方虽然是一种“合理”的筹划方式,但很多人忽视了如下条件,使得这种合理的筹划方式缺乏合法的支持,也最终失去筹划的意义,即:受托 方不垫付资金;销货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 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代销向代购转换便不成立。可见,合理与合法有时就差在毫厘之间,筹划的方式只有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合理。

2463024587 追问

2017-10-24 18:29

我们公司是做招标代理的,经常和一些个体户有合作,平时会支付给个体户的中介费占整个年度的费用达到40%,支付的时候都会有对方去税局代开的发票,但是听同行的会计说个体去税局代开的发票没有申报个人所得税,要是税务局查账的话会直接让企业来代缴这个税费,是这样吗?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10-24 18:39

您好,是的,是这样的。就算是代开了发票的,企业也要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

2463024587 追问

2017-10-24 18:47

@王雁鸣老师:问题3:现在个体户月收入不超过3万是免税,免的是什么税呢?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10-24 18:47

您好,免的是增值税。

2463024587 追问

2017-10-24 18:53

@王雁鸣老师: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没见个体户去申报个人所得税呀!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10-24 18:55

您好,个体户没起营业执照的,就不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了。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放心保)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合理避税与非法避税的界限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和方法,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规避缴税义务的非违法行为。避税 是纳税人对现有税法的缺陷及漏洞的成功发现,这种发现使纳税人有效地避开了纳税义务。因为这种行为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它可以反映现行税法在 多大程度上富有效率。尽管避税本质上不同于偷税,但它也是在钻法律的空子。目前对于避税的有效性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避税是对法律漏洞的“挖 掘”,只要事实符合字面的解释,法律就是有效运用的,即避税行为并不违法;另一种观点认为,避税既要事实符合法律的字面解释,又要符合法律的立法意图,要 依据法律的经济上或社会上的目的,或是依据税法整体内容来判断税法条款对于某件具体事实或行为的运用性与符合性。也就是说,一项经济行为的形式虽然与法律 规定在字面上是吻合的,但如其后果与立法的宗旨相悖,则在课税目的上仍不予承认。 合理的东西未必合法,这个道理众所周知。合理避税其实就是在法律的边缘做文章,虽然看上去略显牵强,但形式上又从法律的角度难以挑剔。我国税务部门 在近年不断举办相关税务培训,有意思的是,这些培训中既有税收筹划培训,也有反避税培训,前者是针对企业的,后者是针对税务机关的。 在笔者受邀参加的一些培训中,发现很多企业培训人员对某些方案的合法性产生质疑。一个看似很好的税收筹划方案,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却发现了若干与法 律抵触之处。在对税务人员的培训中,很多税务人员由于职业敏感常会问,他们受训的很多反避税案例在形式上并不违法,事实上正是很多企业采用的流行的筹划方 案。 比如,有一种对于代购代销业务的筹划方案。由于代销业务是一种销售行为,代销方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 为了规避增值税,有人设计了一种筹划方案,即通过把代销方转换成代购方,由代销方与销售方签订代销协议变为与代购方签订代购协议,这样就可以规避相应增值 税。把代销方变为代购方虽然是一种“合理”的筹划方式,但很多人忽视了如下条件,使得这种合理的筹划方式缺乏合法的支持,也最终失去筹划的意义,即:受托 方不垫付资金;销货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 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代销向代购转换便不成立。可见,合理与合法有时就差在毫厘之间,筹划的方式只有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合理。
2017-10-24 18:25:27
您好,让对方成立一个个体户开票
2020-12-06 20:18:18
您好,让对方成立个个体户,开票
2020-12-01 22:58:43
不想交个税的那一部分工资私下支付,不能从公户出这个钱。
2021-10-15 12:53:06
同学,您好,目前只能是个人社保和专项扣除还有基数的抵扣。所以这里只有专项扣除要尽量做到全面登记 ,其他是没有更好的办法的。
2020-09-04 14:47:5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