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齐惠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3-02-25 11:19

会计在核算成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小经验: 
 
1)记录:会计要细致的记录进出货物或项目的费用,以便合理核算成本; 
 
2)分析:要通过分析成本中的不同部分,如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过程,来了解和估算成本; 
 
3)分类:将支出按其类别和性质进行归类,以便准确核算成本; 
 
4)监督:及时监督成本,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5)分析:对核算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支出的比例,以及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6)报告:定期报告成本情况,便于追踪成本变化趋势,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以及考虑措施。 
 
例子: 例如在公司生产某一类商品时,会计可以详细记录下生产场景、所用资源和材料等,然后按性质和类型分类,再以此核算公司生产某类商品的成本。拓展知识: 会计核算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生产成本法、全面成本法、定价成本法等,各具特色,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会计在核算成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小经验: 1)记录:会计要细致的记录进出货物或项目的费用,以便合理核算成本; 2)分析:要通过分析成本中的不同部分,如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过程,来了解和估算成本; 3)分类:将支出按其类别和性质进行归类,以便准确核算成本; 4)监督:及时监督成本,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5)分析:对核算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支出的比例,以及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6)报告:定期报告成本情况,便于追踪成本变化趋势,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以及考虑措施。 例子: 例如在公司生产某一类商品时,会计可以详细记录下生产场景、所用资源和材料等,然后按性质和类型分类,再以此核算公司生产某类商品的成本。拓展知识: 会计核算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生产成本法、全面成本法、定价成本法等,各具特色,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023-02-25 11:19:27
1.费用支付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2.要有良好的成本管理记录; 3.要做好资产需求计划; 4.定期对账务进行审核; 5.根据成本预算和报表进行检查; 6.合理分解和归类成本; 7.加强员工的成本管理知识的提升; 8.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9.制定适当的成本控制措施; 10.积极发掘成本减少、效率提高的机会。
2023-02-25 09:23:42
成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2019-05-30 15:38:37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填制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根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各项经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精品课程 会计核算基本技术精品课程 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纪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有系统的会计数据。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已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以确定企业经营盈亏。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在清查中如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通过一定审批手续进行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是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特定时点(月末、季末、年末)和一定时期(月、季、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等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不仅是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及编制下期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济决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必要的参考资料。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其基本内容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帐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符合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力求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下列事项必须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2020-01-22 15:03:10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比如投资人有20万投资10万给甲公司投资10万给乙公司甲公司的会计就该以甲公司为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以预计20年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10年会破产就不该以20年来计提折旧)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将每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反映出来。(1月1到12月31日)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桌子 电脑 厂房应以换算成货币进行加总明确价值)
2015-11-29 23:04:46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