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中的与非要式行为是什么
传统的冬日
于2023-02-21 19:40 发布 181次浏览
- 送心意
999
职称: 注册会计师
2023-02-21 19:51
法律行为中的与非要式行为指的是以与非要式形式出现的法律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与非要式行为(也称为伦理行为或习惯行为)是一种可以在法律和当事人之间得到承认的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要集中在社会伦理道德上,它与通常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它却可以作为指导原则。例如,以不害人、尊重他人等道德准则为基础的行为是与非要式行为的一种,存在于社会习惯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法律所认可。另外,与非要式行为也可以源于社会的定规则,即一定的行为准则,如多数人都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礼貌,关系等),这类行为同样可以在法律中得到一定的认可。
相关问题讨论

赠与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它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要通过签订赠与合同或口头约定等形式来完成。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所以,赠与是一种合意、双方的法律行为,它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
2015-06-30 08:59:01

你好,同学。
可以这样理解,没问题的。
2020-06-27 11:11:23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2022-04-06 08:42:04

您好,学员,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
多方法律行为,是指必须经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多数为多方法律行为。共同行为,也称多方行为,通常认为共同民事法律行为是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022-03-28 17:08:35

您好
行为模式就是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如果法律规范规定主体可以干什么,这就是授权性规范,如果法律规范规定不可以干什么,这就是义务性规范。
2020-05-19 22:10:4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