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木水星辰
于2023-02-20 14:03 发布 508次浏览
- 送心意
齐惠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3-02-20 14:11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额来计算应纳税额,二是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应纳税额。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额来计算应纳税额时,先减去适用于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确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最后乘以利润额,减去适用的减免额后,即可计算出企业应纳税额。
根据企业营业收入来计算应纳税额时,先减去适用于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确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最后乘以营业收入,减去适用的减免额后,即可计算出企业应纳税额。
案例:某居民企业在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000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而该居民企业可以扣除2000元的税前扣除项目,减去2000元后,可以得出应纳税额为400元(20000 * 0.03 - 2000)。
相关问题讨论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额来计算应纳税额,二是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应纳税额。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额来计算应纳税额时,先减去适用于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确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最后乘以利润额,减去适用的减免额后,即可计算出企业应纳税额。
根据企业营业收入来计算应纳税额时,先减去适用于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确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最后乘以营业收入,减去适用的减免额后,即可计算出企业应纳税额。
案例:某居民企业在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000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而该居民企业可以扣除2000元的税前扣除项目,减去2000元后,可以得出应纳税额为400元(20000 * 0.03 - 2000)。
2023-02-20 14:11:38
同学你好
一、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
(1)1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2)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二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021-12-17 15:40:20
您好同学,企业所得税上纳税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没有法人企业这样说法。
2021-12-28 23:09:19
这个不可以税前扣除的。
2019-05-13 09:38:38
是的,要减去这部分投资收益再算所得税
2021-04-29 19:06:5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