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9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9年1月1日。七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期限五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要求甲公司计算该债券2020年年末的参与成本和2021年的投资收益。

如意的水池
于2022-11-01 20:46 发布 1764次浏览
- 送心意
陈诗晗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专家顾问
相关问题讨论
2020年摊余成本2100×(1+4%)-2000×5%=2084×(1+4%)-100=2067.36
21年投资收益2067.36×4%
2022-11-01 21:04:51
您好,同学,如果已发生信用减值,那么在计算摊余成本是要减去计提的信用损失准备的,但是由于没有发生信用减值,所以要按照账面余额(计提损失准备前的金额)计算投资收益。
2020-06-29 14:31:12
2×17年12月31日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2078.98+10)×(1+4%)-2000×5%=2072.54(万元),因资产负债表日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2×18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072.54×4%=82.90(万元)。
2019-11-23 15:35:36
按照准则相关规定,可以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减值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第二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按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也即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 19年 12 月 31日,该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属于第一阶段,此时计算投资收益,用的是账面余额,不扣除减值损失的。
满意的话麻烦评价一下!
2022-03-21 11:31:27
您好,不扣除预期信用减值损失的
2022-03-25 11:09:3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