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出口企业,CIF报关,举例出口金额USD10000、运 问
发票 “金额” 栏需按69160 元开具(若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3%,则 “税额” 栏为 69160×13%=8990.8 元,“价税合计” 栏为 69160+8990.8=78150.8 元,具体税率需结合货物类型确认)。 备注 出口合同号:CON-2024-001;出口日期:20240515;报关单号:123420240000123456;FOB USD 9880(人民币 69160 元);运费 USD 100,保费 USD 20;贸易方式:一般贸易;2024 年 5 月汇率 7.00 答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开票给客户,我们领导 问
进项和销项都系统的金额,只是要交印花税 答
老师,公司员工去工厂回来的加油费,当天去当天回的 问
可以,可以入差旅费的 答
老师我想问下 我们公司几个股东入股 但是我的 问
同学,你好 最好是和其他股东签订协议,明确之前的债务由谁承担 答
老师,你好。我们现在要退还投资人的投资款,当时接 问
那个只能转股,转股款由新的股东支付。资本公积按分红处理 答

为什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以及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未来要多纳税
答: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 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 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理解 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 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就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加上,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就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减,我的理解对吗?
答: 你好,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就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加上。反之调减,你理解的正确。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什么会产生应纳税暂时差异。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答: 您好,是这样的,比如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下降的时候,计税基础不变,就会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