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17-03-03 16:07

 内容 (1)人员经费支出,指为了开展专业活动的需要,用于个人方面的开支。如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2)公用经费支出,指为了完成事业活动,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 
  分类 可根据待业的特点,依照行业会计制度或财务制度,按事业支出的用途分类:(1)教学支出;(2)科研支出;(3)业务辅助支出;(4)行政管理支出;(5)后勤支出;(6)学生事务支出;(7)福利保障支出。医院事业支出分为:(1)医疗支出;(2)制剂支出;(3)药品支出;(4)辅助费用支出;(5)管理费用支出。 
  管理 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其财政补助资金必须按拟订的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的情况统筹安排,上述收入原则上不得用于经营支出;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正确划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注意不断优化事业支出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严格编制管理,减少超编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资、津贴、补贴和职工福利待遇方面的规定,以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的支出;事业支出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开支,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如下: 
  (1)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 
  (2)购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购入其他各种材料,可在领用时列报支出。 
  (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4)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5)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 
  (6)其他各项费用 为了加强支出管理,有条件的单位,特别是主要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服务的科学事业单位,可根据专业业务及辅助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管理办法。内部成本管理 一种不完全、不严格的成本核算,它的目的是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提高单位成本核算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参照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成本开支的范围制定出具体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出开展每项事业单位,其成本费用应与事业支出科目相衔接,以便按支出用途将所有支出归集到事业支出的相关科目中。具体做法可为: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科目设计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二级科目可按照事业支出科目设计为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 
  确认与核算 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按收入实现制确认事业支出。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本科目,当年支出收回时贷记本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年终,将本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报表列示 (1)于收入支出表支出项下列示,并应分别列示财政补助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的金额。(2)按事业支出的内容于事业支出明细表中详细列入各项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的具体数据。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同学,这个不是固定的,要看你当地财政政策。
2020-07-08 16:12:53
 内容 (1)人员经费支出,指为了开展专业活动的需要,用于个人方面的开支。如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2)公用经费支出,指为了完成事业活动,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和其他费用。   分类 可根据待业的特点,依照行业会计制度或财务制度,按事业支出的用途分类:(1)教学支出;(2)科研支出;(3)业务辅助支出;(4)行政管理支出;(5)后勤支出;(6)学生事务支出;(7)福利保障支出。医院事业支出分为:(1)医疗支出;(2)制剂支出;(3)药品支出;(4)辅助费用支出;(5)管理费用支出。   管理 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其财政补助资金必须按拟订的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的情况统筹安排,上述收入原则上不得用于经营支出;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正确划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注意不断优化事业支出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严格编制管理,减少超编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资、津贴、补贴和职工福利待遇方面的规定,以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的支出;事业支出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开支,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如下:   (1)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   (2)购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购入其他各种材料,可在领用时列报支出。   (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4)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5)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   (6)其他各项费用 为了加强支出管理,有条件的单位,特别是主要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服务的科学事业单位,可根据专业业务及辅助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管理办法。内部成本管理 一种不完全、不严格的成本核算,它的目的是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提高单位成本核算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参照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成本开支的范围制定出具体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出开展每项事业单位,其成本费用应与事业支出科目相衔接,以便按支出用途将所有支出归集到事业支出的相关科目中。具体做法可为: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科目设计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二级科目可按照事业支出科目设计为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   确认与核算 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按收入实现制确认事业支出。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本科目,当年支出收回时贷记本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年终,将本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本科目应按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报表列示 (1)于收入支出表支出项下列示,并应分别列示财政补助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的金额。(2)按事业支出的内容于事业支出明细表中详细列入各项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的具体数据。
2017-03-03 16:07:41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
2018-06-01 14:29:47
一、概念上的区别: 行政单位支出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为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所有支出,如工资及福利费、公务活动费用、设备的修缮费等等;经费支出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或上级部门的拨款,拨入经费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经费支出需要单独核算,并向财政或上级部门单独列报;经费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都有具体规定,行政单位必须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 行政单位支出要按上级或财政部门核准的预算和用款计划,以及预算所规定的支出范围和用途使用经费。如果需要改变用途所规定的支出范围和用途使用经费。如果需要改变用途和范围,要按照规定程度上报上级部门,并经批准后方可执行。按照定员、定额和开支标准办理经费支出。分清资金渠道,严格划分经常性和专项支出。 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支出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其财政补助资金必须按拟订的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的情况统筹安排,上述收入原则上不得用于经营支出;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正确划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或者费用,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二、账务上的区别: 1、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回执联等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或事业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或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一级预算单位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登记会计备查账。一级预算单位有所属二级或多级次预算单位的,由一级预算单位向二级或其他级次预算单位提供收到和付出款项的凭证,二级及其他级次预算单位据此登记会计备查账。 2、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记账,并在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事业单位编号103、行政单位编号107)会计总账科目进行核算,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或事业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或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3、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通过转账支用时,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时,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现金 行政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货:现金 5、年度终了时,预算单位将零余额账户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会计分录为: 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或事业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或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19-03-07 11:26:28
同学你好,没有结转的情况下一致
2022-01-19 05:11:5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