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为啥付现成本要➖非付现的500
甜甜的彩虹
于2021-08-12 17:12 发布 1121次浏览


- 送心意
陈诗晗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因为你那个500它是属于非付现的呀,你要从那个总成本里面把那个非付现的减掉,才是付现成本。
2021-08-12 17:16:11

同学,你好
税后营业利润=税前营业利润*(1-所得税税率)
税前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付现成本➕ 非付现成本
所以税后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
2021-08-20 23:26:26

同学你好 %2B购买日评估增值(500-300)-评估增值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5%=30
2021-06-17 16:57:38

“税后营业利润 %2B 非付现成本”的逻辑在于:
税后营业利润是基于会计利润计算得到的,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了非付现成本(如折旧、摊销等)。但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看,这些非付现成本并没有导致现金流出。
当计算现金流量时,需要把这部分虽然在会计核算中扣除但实际没有现金流出的非付现成本加回来,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现金流量状况。
而“非付现成本抵税”与“税后营业利润 %2B 非付现成本”是不同的概念:
非付现成本抵税是指非付现成本(如折旧、摊销等)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的所得税支出,起到抵税的作用,其计算是通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得到。
“税后营业利润 %2B 非付现成本”主要是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进行的调整,侧重于将会计利润调整为现金流量;而“非付现成本抵税”是从税收节约的角度来考虑非付现成本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2024-08-13 16:50:58

您好,咱得看这三个公式 的推导才能理解
1.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3.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公式之间的转换:
营业现金净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①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②
=(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③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抵税额
2024-08-13 16:54:2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