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郑裕期

职称注册会计师

2021-01-04 11:26

因为对于财务审计来说,最终要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作出合理保证,而内部控制对于财务审计来说,只是为了减轻实质性程序而做的程序,有的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执行,不代表一定会造成财务报表的错报【比如说上班打卡的内控没执行,不会直接反映到报表里面】,所以这不是导致解除业务约定情况。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因为对于财务审计来说,最终要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作出合理保证,而内部控制对于财务审计来说,只是为了减轻实质性程序而做的程序,有的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执行,不代表一定会造成财务报表的错报【比如说上班打卡的内控没执行,不会直接反映到报表里面】,所以这不是导致解除业务约定情况。
2021-01-04 11:26:47
因为针对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的评估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内部控制有效,可以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工作),有些单位内控没执行到位,不一定会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错误(比如说员工迟到,但是行政没有记迟到,这是内控未执行到位,但是其并不影响财务报表)。所以如果评估内控未有效执行,只会导致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比重,而不需要解除业务约定。
2020-12-28 09:16:26
你好, 因为针对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的评估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2021-01-03 12:15:26
你好, 如果能够通过实质性程序能够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以不解除业务约定的。
2021-01-03 12:56:31
选项 A: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需将控制与特定认定相联系。因为不同认定受不同内控影响,将二者联系能更准确评估认定层次风险,便于针对性设计审计程序。 选项 B: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连续动态过程,贯穿审计始终。计划阶段初步评估以定策略计划,实施阶段随证据获取可能重估,完成阶段再次评估确定证据是否充分。 选项 D:要确定风险与特定认定(认定层次风险 )还是报表整体(报表层次风险 )相关,不同类型风险应对措施不同。 选项 C: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必须考虑内控,有效内控降低风险,内控缺陷增加风险,不考虑不符合准则要求。
2025-04-12 12:08:1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