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离职员工多交了7月份的社保,并在发6月工资的时 问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收款,个人分担的社保900,再补上这一个就可以了。 答
甲原持有乙 30% 的有表决权股份,采用权益法一:23 问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20%(1-80%); 购买日(23.1.1):乙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5000 万(4500%2B500),少数股东权益 = 5000×20%=1000 万; 23 年末:先调乙净利润(1000 - 内部未实现损益 20=980 万),少数股东享净利 = 980×20%=196 万,年末少数股东权益 = 1000%2B196=1196 万。 答
老师好 请教个问题 老板名下两家公司 分别是A和B 问
A公司相当于是借给老板的,借给了他1000万。如果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有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附加税的风险。 然后,B公司他的资产多不多?如果资产不多的情况下还挂着这么多借款,他有隐瞒收入的风险 答
咨询邹老师,国企收到政府拨款的隐债化债资金,用于 问
收到隐债化债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 政府隐债化债资金 用资金偿还债务本金时: 借:应付账款 / 长期借款等(对应需偿还的债务科目) 贷:银行存款 债务清偿后,结转专项应付款(需按政府规定或文件确认无需返还): 借:专项应付款 — 政府隐债化债资金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答
请问一下,咱们外账,根据基本户流水做账,一个月下来 问
根据业务发生的顺序来做就可以的,一般收据,银行回单、发票、出入库单、报销单、付款申请单等这些 答

账结法和表结法的区别?
答: 1、账结法:就是每个会计期间(即月结时)通过编制转帐凭证将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2、表结法:就是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 3、它们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计算利润的过程相同。两种方法都是根据计算期末算出的当期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通过损益类会计科目将其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会计科目内,具以结出损益的方法。其计算利润的过程是一致的。 (2)使用的会计科目相同。无论采用表结利润法还采用帐结法,都使用损益类中的所有会计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企业实现的利润(亏损),一律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即期末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3)结帐时间的内涵不同。两种方法对损益类科目的结算时间虽然都规定在“期末”,但其内涵不同,表结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年末”,而结帐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月末”。 (4)对利润进行核算的会计处理程序不同。表结利润法,每月结帐时,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内,只有到年度终了时,再采用此方法将损益类各帐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帐户。“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不用,年终时才使用。帐结利润法,是新会计制度未颁布前企业常用的,也是唯一的计算结转利润的方法。新会计制度颁布后,企业可在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采用此方法,每月终结帐时,将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中,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出本月份利润(亏损)。每月都要重复使用损益类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进行当期盈亏的计算和结转。 (5)表结利润和帐结利润两种方法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在采用表结利润方法进行利润核算时,其年末结转损益实际上也就是帐结利润法帐务处理在其时点上的具体应用。
账结法和表结法区别。
答: 你好,1、结帐时间的内涵不同 两种方法对损益类科目的结算时间虽然都规定在“期末”,但其内涵不同,表结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年末”,而结帐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月末”。 2、对利润进行核算的会计处理程序不同 表结利润法,每月结帐时,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内,只有到年度终了时,再采用此方法将损益类各帐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帐户。“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不用,年终时才使用。 帐结利润法,是新会计制度未颁布前企业常用的,也是唯一的计算结转利润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每月终结帐时,将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中,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出本月份利润(亏损)。每月都要重复使用损益类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进行当期盈亏的计算和结转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本年利润中,表结法和账结法的区别?
答: 您好,账结法和表结法的区别如下: “账结法”: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利润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表结法”: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公式中定义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同时也不产生凭证,只是把数据库中的损益科目结转到下一个年度。 总结一句话,账结法要产生凭证,表结法在任何时候都不产生凭证。本年利润等数字,只是在定义报表的时候,在公式里定义出来,然后得到结果。损益类科目平时,账结法到月末无余额,表结法有余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