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内在价值的概念
Cherry
于2020-10-22 17:37 发布 2077次浏览
- 送心意
李良新老师
职称: 美国金融经济学博士
相关问题讨论

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也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
2020-10-22 17:39:44

你好,同学。
这里的购买,是指全额购买。
2020-05-23 20:11:30

增值税就是因为增值的部分而缴纳的税
增值税发票是发生业务往来的正规凭证的一种,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普通发票不可以
2015-09-28 16:41:56

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这个价值分情况确定即,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而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则是指投资方所取得被投资方的净资产份额。(这个净资产也分情况确定即,净资产公允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
虽然二者不是一个概念,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二者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价值。这正是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只有一种情况下二者的数值是不同的:
即在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需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而这时会出现有初始的投资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一个比较,若大于不作调整,视同被投资企业的“商誉”,这时二者数值还是趋同了。若小于,则视为被投资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需调整初始成本为入账价值,并将此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享有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3)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该先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其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入账金额,一般是指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金额,成本法下(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初始计量金额是一致的。
举个例子:
比如A对B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取得30%的股权,支付银行存款100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00万。
如果题目只问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多少,那就是100万(非企业合并形式形成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
贷:银行存款100
如果说涉及到后续计量,权益法核算。
400×30%=120,这个时候再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20
贷:营业外收入20
两笔分录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120
贷:银行存款100
贷:营业外收入20
那么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入账价值为120万,
再比如A取得B60%的股权,对其形成控制,那这个时候初始计量就考虑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据此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什么,后续计量成本法核算,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这个时候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就是其初始投资成本。
2019-07-04 11:35:31

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现值,也称折现值,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时点的价值,用以反映投资的内在价值。使用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 折现率,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时所使用的一种比率。折现率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或最低报酬率。
2018-05-22 16:06:2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