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孺子牛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2020-07-02 14:26

其实就是可以额外购买商品,但是额外购买并没有给优惠的,不属于重大权利。比如苹果手机火的时候,单独售价4000元1台,买100台,可以额外购买10台,价格是4000每台,反映单独售价,此时没有提供重大权利。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 一、质押背书 这是指持票人以票据权利设定质权为目的而在票据上作成的背书。背书人是原持票人,也是出质人,被背书人则是质权人。 二、质押背书确立的是一种担保关系 1、即在背书人(原持票人)与被背书人之间产生一种质押关系,而不是一种票据权利的转让与被转让关系。因此质押背书成立后,即背书人作成背书并交付,背书人仍然是票据权利人,被背书人并不因此而取得票据权利。 2、被背书人取得质权人地位后,在背书人不履行其债务的情况下,可以行使票据权利,并从票据金额中按担保债权的数额优先得到偿还。换言之,如果背书人履行了所担保的债务,被背书人则必须将票据返还背书人。 三、质押背书与其他背书一样,也必须依照法定的形式作成背书并交付。 1、根据《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但如果在票据上记载质押文句表明了质押意思的,如“为担保”、“为设质”等,也应视为其有效。如果记载“质押”文句的,其后手再背书转让或者质押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但不影响出票人、承兑人以及原背书人之前手的票据责任。 2、第二款还规定:“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这里所指的汇票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以及为实现该等权利而进行的一切行为,如提示票据、请求付款、受领票款、请求作成拒绝证明、进行诉讼等。 四、根据《高法审理票据纠纷案司法解释》的规定,以汇票设定质押时,出质人在汇票上只记载了“质押”字样而未在票据上签章的,或者出质人未在汇票、粘单上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不构成票据质押。此外,贷款人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从事票据质押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质押行为无效。
2022-04-15 15:11:46
你好,比如应纳税所得额150万,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100万*2.5%%2B50万*5%  
2022-03-29 19:56:21
同学,你好 最低资产收益率(资本成本率)增加,则平均经营资产×资本成本率增加,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资本成本率会减少,说明剩余收益与资本成本率呈反向变动。
2022-03-08 15:07:50
你好,可以在老师直播的时候互动环节直接提问讲师。
2021-06-27 12:34:08
比如你出售一个固定资产500,后面花800万租回来,出售时候公允 这个时候出售时候计入利润的金额就是用出售时候那个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处理100
2021-06-23 08:19:1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请问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只申报一个柜子里的一个产

    你好,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时,只申报一个柜子里的一个产品,若发票和提单等资料齐全且符合相关规定,通常是没有问题的。

  • 亚马逊电商平台,在线上购买产台,直接发到平台销售,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 老师,出口退税明细表上的关联号是怎么来的?

    您好同学出口退税明细表上的关联号是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自行编写的一组编号,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把出口业务里的进货和出口信息关联起来,方便税务部门审核。 关联号的构成和编写规则 构成:关联号一般由年份、月份、批次、流水号等组成,长度通常在10 - 12位。比如“20251001001”,“2025”代表年份,“10”代表月份,“01”代表批次,“001”代表流水号。  编写规则:不同地区和企业的编写规则可能会有差异,但总体原则是要保证关联号的唯一性和逻辑性。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业务情况,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编写规则,并且要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方便管理和查询。  关联号的作用 关联业务信息:在出口退税申报中,每一笔出口业务都有对应的进货业务,关联号可以把它们对应起来。税务部门通过关联号就能清楚地知道哪笔进货是为哪笔出口准备的,审核起来更高效。  区分不同业务:企业可能同时有很多笔出口业务在申报退税,关联号可以把不同的业务区分开来,避免信息混乱。例如,不同月份、不同批次的业务可以用不同的关联号来表示。  方便数据统计和查询:有了关联号,企业和税务部门在统计和查询出口退税数据时会更方便。企业可以根据关联号快速找到某一笔业务的相关信息,税务部门也能通过关联号对企业的出口退税情况进行监管。 

  • 老师,你好,我想问下,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的话,涉及到

    您好,不能,只能选一种的

  • 老师这题是简易计税,算增值税不是要减去买入价吗?

    应纳税额 = (全部收入 - 购置原价) ÷ (1+5%) × 5% 此处仅允许扣除购置原价,重置成本不属于政策规定的扣除项目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