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甲高校任职的张教授,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薪金 15000 元,负担其就读于九年级的女儿的教育费用。2019年1月和2月还取得以下收 入: (1)1 月份出版了一本书稿,获得乙杂志社支付稿酬 10000 元;1 月还领取 2018 年年终奖 36000 元,选择单独计税。 (2)2 月份应邀请给丙公司财务人员培训,取得乙公司支付报酬 30000 元。 [已知:张教授选择在任职高校预扣预缴其税款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6000 元的税率为 3%;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部分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520 元。个人所得税全 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0 元的税率为 3%。] 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单位 1 月和 2 月应预扣预缴张教授的个人所得税税 额,以及甲单位 1 月应扣缴张教授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要求税额计算到元) 【请写上计算过程,谢谢】
坦率的汉堡
于2020-06-30 15:19 发布 1507次浏览
- 送心意
陈诗晗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2020-06-30 16:34
您的问题老师解答(计算)中,请耐心等待
![国内甲高校任职的张教授,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薪金 15000 元,负担其就读于九年级的女儿的教育费用。2019年1月和2月还取得以下收 入:
(1)1 月份出版了一本书稿,获得乙杂志社支付稿酬 10000 元;1 月还领取 2018 年年终奖 36000 元,选择单独计税。
(2)2 月份应邀请给丙公司财务人员培训,取得乙公司支付报酬 30000 元。 [已知:张教授选择在任职高校预扣预缴其税款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6000 元的税率为 3%;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部分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520 元。个人所得税全 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0 元的税率为 3%。] 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单位 1 月和 2 月应预扣预缴张教授的个人所得税税 额,以及甲单位 1 月应扣缴张教授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要求税额计算到元)
【请写上计算过程,谢谢】 国内甲高校任职的张教授,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薪金 15000 元,负担其就读于九年级的女儿的教育费用。2019年1月和2月还取得以下收 入:
(1)1 月份出版了一本书稿,获得乙杂志社支付稿酬 10000 元;1 月还领取 2018 年年终奖 36000 元,选择单独计税。
(2)2 月份应邀请给丙公司财务人员培训,取得乙公司支付报酬 30000 元。 [已知:张教授选择在任职高校预扣预缴其税款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6000 元的税率为 3%;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部分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520 元。个人所得税全 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0 元的税率为 3%。] 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单位 1 月和 2 月应预扣预缴张教授的个人所得税税 额,以及甲单位 1 月应扣缴张教授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要求税额计算到元)
【请写上计算过程,谢谢】](https://al3.acc5.com/6e2866f4d54025563eb6334ca67f3ef6.png)
知识扩展: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请问是什么业务呢
2022-11-10 09:40:46

是的
2019-01-13 10:06:59

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2015-12-31 09:18:44

到第四个月是累计计算的,如果到四个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107.14,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减已预缴税额。
2019-04-11 07:41:21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属于年综合收入的,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2020-02-23 14:07:5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6-30 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