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师,麻烦问下子公司的各项税款需要怎么申报? 问
电子税务局首页会有提示各税费申报了,按利润表数据填写申报 答
老师,公司没几个人,买了辆好的车,挂公司名下,这个有 问
你好,通常没有风险的 答
老师好,想求一份做账时会计科目按项目分别设置的 问
您好,这是辅助核算,我们在启用会计科目时设置好,财务软件都能实现的哦,下面我写的是往来单位,其他比如项目,部门是一样的道理。 辅助核算:财务软件引入辅助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科目的数量。如在传统纸质凭证下,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可能设为应收账款-A公司,应收账款-B公司,这样一来,公司有10000客户就要设10000个明细科目。引入辅助核算的情况下,只要设应收账款一个科目,而客户做为应收账款的辅助项。 基础设置-会计科目-在科目列表中,找到需要设置辅助核算的科目,点击该科目前面的编辑(或修改)按钮(前提是这个科目没有在分录里使用过)。勾选辅助核算选项:在编辑科目界面,会看到一系列辅助核算的选项,如客户、供应商、职员、项目、部门、存货等。根据需要,勾选相应的辅助核算选项。 答
请教一下,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要给个人开普票都是需 问
其实有姓名 就可以了 答
货拉拉平台上开的发票是货物运输电子收款凭证和 问
是,是直接通过货物运输电子收款凭证和行程单做账 答

老师请问下,小微企业可以申请高新吗?
答: 你好,可以申请高新的,只能享受一个优惠政策
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申请这个小微的吗
答: 你好,这两个政策可以根据需要享受的,不冲突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郑州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
答: 你好同学 郑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注意事项。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享受税收优惠 自认定当年起,企业可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其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享受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内,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度汇算清缴前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 2、填报年度报表 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在其资格有效期内应每年5月底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报送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科技人员、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年度发展情况报表;在同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企业累计两年未按规定时限报送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网”上公告。 3、报告重大变化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名称变更或与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如分立、合并、重组以及经营业务发生变化等),应在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提交《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申请表》,并将打印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报认定机构,由认定机构负责审核企业是否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企业仅发生名称变更,不涉及重大变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由认定机构在本地区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的,由认定机构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 4、资格认定取消 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 (三)未按期报告与认定条件有关重大变化情况,或累计两年内未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对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由认定机构通知税务机关按《税收征管法》及有关规定,追缴其自发生上述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何种原因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当年不得再次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5、跨区整体搬迁 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向迁入地认定机构提交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迁入地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核发的完成迁入的相关证明材料。完成整体迁移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继续有效,编号与有效期不变。由迁入地认定机构给企业出具证明材料,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整体迁移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所述情况。 6、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企业需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重新参加认定。所以,企业要继续加强研发管理,注意企业知识产权、研究开发活动、主营业务、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变化,注意高企年报,R&D投入统计、工商年报、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工业统计的关键数据的一致性,为三年后的重新认定打好基础。 小微企业放宽后的条件为: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