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2-09 22:34

你好
4.1日库存300千克,单位成本3
4.3日发出的100千克,单位成本也是3,结存数量200千克,单位成本3
4.12日购进200千克,单位成本10,当期加权平均成本=(200*3+200*10)/(200+200)=6.5
4.27日发出350千克,单位成本6.5,结存数量=300-100+200-350=50,结存成本=6.5*50=325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4.1日库存300千克,单位成本3 4.3日发出的100千克,单位成本也是3,结存数量200千克,单位成本3 4.12日购进200千克,单位成本10,当期加权平均成本=(200*3%2B200*10)/(200%2B200)=6.5 4.27日发出350千克,单位成本6.5,结存数量=300-100%2B200-350=50,结存成本=6.5*50=325
2020-02-09 22:34:14
红字冲了数量和金额,应该能行
2015-08-27 14:55:06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跟移动加权平均法区别主要是计算方法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 本月发出金额=本月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结存金额=月初结存金额+本月收入金额-本月发出金额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比较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2、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入库前结存金额+本次收入金额)÷(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收入数量) 本期发出金额=本期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太适用。
2022-11-13 20:47:09
同学你好,移动平均法只是单价的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法是单价乘以数量权重的平均。
2021-07-14 23:00:09
您好,对于手工记账的,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好,对于软件记账的,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好。
2017-10-25 23:07: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