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邹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1-11 11:44

你好,小规模是没有销项税额三级明细科目,也没有未交增值税的,减免的增值税这样处理
借;应收账款 等科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贷;营业外收入——增值税减免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1:49

我用的这个软件应交增值税下面有二级科目呢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1:50

你好,你是指有三级科目,必须选择三级科目的意思?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1:50

嗯嗯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1:51

你好,那可以这样处理
借;应收账款 等科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应交增值税) , 贷;营业外收入——增值税减免
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通过销项税额,未交增值税来核算的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1:55

额,那18年19年都是通过未交增值税计算了有没有影响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1:56

你好,需要把之前错误的明细科目调整过来才是的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2:02

这个要怎么调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2:41

你好,你可以把之前错误的分录做相反分录红冲,然后做一笔正确的分录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3:04

跨年的呢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3:05

你好,跨年也是同样处理,只是涉及损益的科目就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而已

商务小杨 追问

2020-01-11 13:06

好呢,老师,还有个问题麻烦问下员工的租房补助,怎么入账,要不要交个税,后面要附什么凭证

邹老师 解答

2020-01-11 13:12

你好,需要并入个人福利费核算,需要并入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后面就是附上租房补助的发放证明单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小规模因为 一般增值税只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去核算 。 不走三级科目的
2020-04-24 14:45:27
你好,不用,只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样一个子目就可以了
2020-04-16 13:45:23
您好,不需要的呢这个
2021-10-09 11:18:18
你好,不需要,小规模是这样做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增值税减免 (减免的时候) 缴纳的时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019-05-21 15:37:19
是的,现在的政策还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的。
2019-01-30 09:43:0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请问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只申报一个柜子里的一个产

    你好,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时,只申报一个柜子里的一个产品,若发票和提单等资料齐全且符合相关规定,通常是没有问题的。

  • 亚马逊电商平台,在线上购买产台,直接发到平台销售,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 老师,出口退税明细表上的关联号是怎么来的?

    您好同学出口退税明细表上的关联号是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自行编写的一组编号,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把出口业务里的进货和出口信息关联起来,方便税务部门审核。 关联号的构成和编写规则 构成:关联号一般由年份、月份、批次、流水号等组成,长度通常在10 - 12位。比如“20251001001”,“2025”代表年份,“10”代表月份,“01”代表批次,“001”代表流水号。  编写规则:不同地区和企业的编写规则可能会有差异,但总体原则是要保证关联号的唯一性和逻辑性。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业务情况,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编写规则,并且要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方便管理和查询。  关联号的作用 关联业务信息:在出口退税申报中,每一笔出口业务都有对应的进货业务,关联号可以把它们对应起来。税务部门通过关联号就能清楚地知道哪笔进货是为哪笔出口准备的,审核起来更高效。  区分不同业务:企业可能同时有很多笔出口业务在申报退税,关联号可以把不同的业务区分开来,避免信息混乱。例如,不同月份、不同批次的业务可以用不同的关联号来表示。  方便数据统计和查询:有了关联号,企业和税务部门在统计和查询出口退税数据时会更方便。企业可以根据关联号快速找到某一笔业务的相关信息,税务部门也能通过关联号对企业的出口退税情况进行监管。 

  • 老师,你好,我想问下,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的话,涉及到

    您好,不能,只能选一种的

  • 老师这题是简易计税,算增值税不是要减去买入价吗?

    应纳税额 = (全部收入 - 购置原价) ÷ (1+5%) × 5% 此处仅允许扣除购置原价,重置成本不属于政策规定的扣除项目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