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玲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19-03-18 12:04

增值税率从16%降至13%,如果10万元含税货款,减税10/1.16*16%-10/1.13*13%

小毛驴 追问

2019-03-18 13:45

有的供应商说实际减税450元,并不是减税2586元,这怎么理解?

玲老师 解答

2019-03-18 13:53

每个企业考虑的点不同吧    
参考下这个 
 从税率变革来看,增值税税率及税率档数都不断的调整。2017年4月已经完成了一次并档,13%与11%合并,并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税率调降。经过多年调整,当前我国增值税三档税率为16%、10%、6%。其中,16%一档主要针对核心制造业,10%一档主要面对建筑、房地产、公用事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与通信,6%一档主要面向金融和服务业相关。 
 
  中国现在对核心制造业实行16%的税率,与中国增值税标准接近的国家中分为两类,欧洲国家增值税税率较重,在18%以上,亚洲国家相对则是在10%以下。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是以制造业经济为主,也没有类似于欧洲国家的高社会福利,本质上增值税体系应该要更接近亚洲国家,从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来说,中国的增税之标准税率还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 
 
  调整增值税利好哪些行业? 
 
  增值税仅对增值额征税,是一种价外税、流转税,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逐级转嫁,最终由消费者负担。 
 
  行业结构层面上来说,16%税档变动则更倾向于直接对制造业主体进行减负,由10%下调至9%的调整更多体现从服务支撑性行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通信等)入手,利于降低企业负担。同时减税自上而下的传导将覆盖全行业,也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企业融资成本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因此,根据上表综合来看,受益于增值税减税利好较大的行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化工(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塑料,橡胶)、汽车(汽车服务,汽车整车,其他交运设备)、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工业金属,黄金)、家用电器(白色家电,视听器材)、建筑材料(玻璃制造,水泥制造)、计算机设备、煤炭开采。 
 
  不过,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增值税减税也是价外变动,与利润没有直接关系,增值税减税后各行业的实际利润增厚效果,还是要看行业对其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因此,高毛利,低净利率,议价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直面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的,可转移承担增值税的企业以及销项多,进项少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增值税降低的利好。 
 
  此外,增值税率调整会影响到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进而使得供需端作出调整,增值税税率下调减少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由此增值税下调让渡出的收益事实上是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由此可见,增值税率下调对行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税率下调情况下,虽然地产行业税收负担亦有所下降,但由于其利润规模同样较大,因此,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影响并不显著。而像通信、电子等行业,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将较为明显。

玲老师 解答

2019-03-18 13:56

可以参考下这个案例 
4月1日开始,将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性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那么,增值税税率的下调,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呢?由于纳税人多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方法,按照税法规定,计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而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购买方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税务专家提醒,在具体操作中,关键要看是否按含税价格交易。 
 
以含税价格交易 
 
减税效应分散在各销售环节 
 
专家表示,增值税税率下调后,如果企业以含税价格交易,税负会有变化。 
 
举例来说,假设某制造企业的购销业务均以含税价格计价,原适用税率16%,在税率调整后适用税率13%。本月销售货物收取款项价税合计1160万元,购进原材料支付款项价税合计696万元,且当月已全部用于生产,支付运输费用价税合计110万元。 
 
在税率调整前,公司本月不含税销售额为1000万元;销项税额为160万元。购进货物的不含税价款为600万元,进项税额96万元;购买服务不含税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额10万元。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54万元(160-96-10)。 
 
由于购销业务原已约定以含税价格交易,税率调整后,公司本月不含税销售额变成1026.55万元;销项税额则变为133.45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少26.55万元(160-133.45)。同时,由于购销业务均以含税价格计价,公司收入相应增加26.55万元。 
 
 
 
当月购进货物不含税价款也变为615.93万元,进项税额变成80.07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少15.93万元(96-80.07),公司成本相应增加15.93万元。购买服务的不含税价款变为100.92万元,进项税额变为9.08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少0.92万元(10-9.08),公司成本相应增加0.92万元。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44.30万元(133.45-80.07-9.08)。 
 
税率调整后,公司较调整前少缴纳增值税9.70万元(54-44.30),减少应纳税额比例为17.96%。 
 
“这就意味着,该批货物因降低增值税税率而整体减少的26.55万元增值税税额,最终由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企业分别享受。”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不含税价格交易 
 
减税红利体现在购买环节 
 
如果购销均以不含税价格计价,情况则有所不同。 
 
按照约定,公司本月销售货物收取不含税价款1000万元,购进原材料支付不含税价款600万元,且当月已全部用于生产,支付不含税运输费用100万元,增值税税额均按当期适用税率另计(遇税率变化相应调整)。 
 
在税率调整前,本月销项税额是160万元;购进货物进项税额为96万元,购买运输服务进项税额为10万元;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54万元(160-96-10)。 
 
在税率调整后,当期销项税额变为130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少30万元(160-130),公司本月的销售收入无变化仍为1000万元。购进货物进项税额变成78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少18万元(96-78),成本无变化;购买服务进项税额变为9万元,较原税率计算的税额少1万元(10-9),成本无变化。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43万元(130-78-9)。 
 
税率调整后,公司较调整前少缴纳增值税11万元(54-43),减税比例为20.37%。 
 
某终端消费者购买了上述产品,如按原税率计税应支付价税合计1160万元;因以不含税价格计价,本次税率降低后只需支付价税合计1130万元,减少了应支付的增值税30万元。因降低税率而整体减少的30万元增值税税额,最终由终端购买方享受了优惠。 
 
“增值税是属于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产生的价外税,在各环节中依次转嫁,由销售方向购买方收取,最终由终端购买使用者承担。”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值税税率下降,不一定能让所有环节的市场主体都能得利,在减税幅度既定的情况下,各相关市场主体具体的减税效果还要看每项业务所涉及货物(劳务、服务等)的供需关系、计价方式以及各方的议价能力。 
 
总之,随着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相关市场主体将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借:原材料 26,000%2B1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0*13%%2B1000*9%,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借方合计金额)
2022-04-01 11:43:43
增值税率从16%降至13%,如果10万元含税货款,减税10/1.16*16%-10/1.13*13%
2019-03-18 12:04:14
您好 价款11300(含增值税),增值税率为13%, 增值税税款11300/(1%2B0.13)*0.13=1300
2022-05-17 12:39:01
购买已公司材料,不含税价款70000元,增值税率17%,材料已入库,货款和增值税款尚
2015-12-01 09:49:31
购买已公司材料,不含税价款70000元,增值税率17%,材料已入库,货款和增值税款尚
2015-12-01 09:49: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