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QQ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9-02-27 18:12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公司常常为纳税人负担税款,即支付给员工的报酬是不含税的净所得或称为税后所得,那么这时应如何计算公司承担的个人所得税? 
  员工的应纳税额由公司代为缴纳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以员工实际取得的收入直接乘以税率计算个税了,否则,就会缩小税基,降低适用税率。 
  正确的方法就是将员工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含税收入,最后再计算个税。 
  公司全额为员工负担税款,应将员工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应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 = (不含税收入额 - 费用扣除标准 - 速算扣除数) / (1- 税率)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在上面的公式中,公式(1)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公式(2)中的税率,是指按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对此,在计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上面这工资税率表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含税与不含税的,就是包括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两种工资个税计算类型。 
  实例: 
  张成当月工资税后实际到手工资50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公司帮张成负担个税税款,请问公司应帮张成支付多少税款? 
  我们先计算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 5000-3500= 1500元,我们把这个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对照上面的税率表,查看第三列,1500元“超过1455至4155元”,级数为2,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根据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 = (不含税收入额 - 费用扣除标准 - 速算扣除数) / (1- 税率) 
  =(5000 - 3500 - 105)/(1-10%)=(1500-105)/(1-10%)=1395/0.9=1550 
  这里我们计算出了应纳税所得额为1550元,对照表格看第二列,1550元“超过1500元到4500元”,得到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再根据公式(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550 X 10% - 105 = 50 
  这样就可以算出公司为员工负担了50元的税款。换过来说,就是公司正常应发放5050元工资给员工张成,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50元,员工张成拿到手净收入5000元。 
  这里我们假如公司没有为张成负担个税,就直接给张成发放工资5000元,这5000元是要纳个税45元的,这部分员工张成承担,他最后的实际收入是4955元

QQ老师 解答

2019-02-28 07:50

你好,你可以百度一下,现在有这样的倒算计算器。

QQ老师 解答

2019-02-28 10:25

税后工资倒推税前工资Excel计算公式 
 
倒推税前1=MAX((实发-5000-{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1-{3,10,20,25,30,35,45}%)+5000,实发)+SUM(扣除的几险几金) 
 
倒推税前2=MIN((税金+{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3,10,20,25,30,35,45}%)+5000+SUM(社保) 
 
即:=MIN((税金+{速算扣除数})/{税率}%)+起征点+SUM(按规定扣除的几险几金) 
 
 
 
税前收入=(税后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税率) 
 
 税前收入=(税后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税率) 
 
       =(税后收入-扣除费用-速算扣除数)/(1-税率)+扣除费用 
 
       =(税后收入-扣除费用-速算扣除数)/(1-税率)+扣除费用 (1-税率)/ (1-税率) 
 
             =(税后收入-扣除费用-速算扣除数+扣除费用-扣除费用*税率)/(1-税率) 
 
      =税后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税率)

Niki 追问

2019-02-27 18:25

新税法不是按照综合所得要累计计算吗?而且承担个税的款每月都会有,也按照上面的计税吗?

Niki 追问

2019-02-28 08:00

没有找到,遇到棘手问题,才在这里问的,因为都是专家会比较专业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公司常常为纳税人负担税款,即支付给员工的报酬是不含税的净所得或称为税后所得,那么这时应如何计算公司承担的个人所得税?   员工的应纳税额由公司代为缴纳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以员工实际取得的收入直接乘以税率计算个税了,否则,就会缩小税基,降低适用税率。   正确的方法就是将员工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含税收入,最后再计算个税。   公司全额为员工负担税款,应将员工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应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 = (不含税收入额 - 费用扣除标准 - 速算扣除数) / (1- 税率)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在上面的公式中,公式(1)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公式(2)中的税率,是指按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对此,在计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上面这工资税率表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含税与不含税的,就是包括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两种工资个税计算类型。   实例:   张成当月工资税后实际到手工资50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公司帮张成负担个税税款,请问公司应帮张成支付多少税款?   我们先计算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 5000-3500= 1500元,我们把这个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对照上面的税率表,查看第三列,1500元“超过1455至4155元”,级数为2,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根据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 = (不含税收入额 - 费用扣除标准 - 速算扣除数) / (1- 税率)   =(5000 - 3500 - 105)/(1-10%)=(1500-105)/(1-10%)=1395/0.9=1550   这里我们计算出了应纳税所得额为1550元,对照表格看第二列,1550元“超过1500元到4500元”,得到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再根据公式(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550 X 10% - 105 = 50   这样就可以算出公司为员工负担了50元的税款。换过来说,就是公司正常应发放5050元工资给员工张成,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50元,员工张成拿到手净收入5000元。   这里我们假如公司没有为张成负担个税,就直接给张成发放工资5000元,这5000元是要纳个税45元的,这部分员工张成承担,他最后的实际收入是4955元
2019-02-27 18:12:31
是的,要倒推计算的,税法也可以这样计算的,就是实际提高你的奖金。
2018-10-25 20:19:28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公司承担个人部分社保费用的部分是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进行扣除的。 具体来说,如果公司为员工缴纳了社保费用中的个人部分,那么员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可以将这部分费用列入专项附加扣除的范畴,进行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扣除的额度是有限制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该扣除的额度不能超过实际缴纳的个人社保费用的12个月的金额。 此外,该扣除的额度还受到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此,如果公司为员工缴纳了个人部分社保费用,员工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进行扣除,但是具体的扣除额度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023-09-12 15:50:06
这个直接进入到营业外支出。
2022-04-14 16:23:48
你好!借管理费用-公积金-公司部分 500 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2000。
2019-09-29 14:11: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