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彩丽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2019-02-17 15:42

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收入-累计扣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附加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交的个税

zz 追问

2019-02-17 15:42

没懂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5:44

参考图片中的案例更容易理解

zz 追问

2019-02-17 15:50

哦哦!懂了,

zz 追问

2019-02-17 15:51

老师,那申报时怎么填写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5:58

下载个税的正常工资薪金模板,对应填入收入额、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专项附加扣除等信息,然后导入到个税软件中申报

zz 追问

2019-02-17 15:59

可以不填累计预扣不!

zz 追问

2019-02-17 15:59

每月照常申报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00

当年内有预缴个税就要填

zz 追问

2019-02-17 16:02

在哪里看预缴个税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03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查询当年申报个税的报表

zz 追问

2019-02-17 16:04

zz 追问

2019-02-17 16:04

没有看见啊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07

查询统计里面,你分别点进去看看,上个月申报的时候你们没有留存一份,或者打印出来?

zz 追问

2019-02-17 16:08

有,我1月份申报的时候时按照老版本申报的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10

你还没有申报系统所属期1月的个税吧?

zz 追问

2019-02-17 16:10

我1月份申报12月分的

zz 追问

2019-02-17 16:11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13

那么就要从你申报所属期1月的个税开始,也就是你这个月申报的,2019.1.1才开始用累计预扣法

zz 追问

2019-02-17 16:16

我想问一下课件视频有吗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17

没有最新的个税申报视频

zz 追问

2019-02-17 16:20

老师,我的界面没有预缴个税怎么办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23

没有就不填。自动为0就可以

zz 追问

2019-02-17 16:24

后期有没有影响

zz 追问

2019-02-17 16:26

老师,我们公司就只有4个人,工资都没有到达5000元,我这个月可以不填专项附加扣除吗?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26

你在2019年新税制的申报系统里面没有预缴个税,本来就为0,不会有什么影响

zz 追问

2019-02-17 16:27

你有预缴个税那个界面吗?可以拍一张给我看看不?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29

我这电脑没有安装个税软件,你登录进去看你的申报表

zz 追问

2019-02-17 16:35

那我这个月可以不填专项附加扣除,可以申报吗?

彩丽老师 解答

2019-02-17 16:40

员工本人没有填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你申报个税时就不用填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贷款吗?可以一个人抵扣百分之百也可以两个人分别抵扣50%。
2024-02-18 21:16:11
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收入-累计扣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附加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交的个税
2019-02-17 15:42:02
你好!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019-09-11 20:27:55
您好,我可以发您邮箱。
2019-03-04 22:31:27
同学好,.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 4.留言为准-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ROUND(MAX((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5000×当前月份)*{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C13 其中C1-C11代表单元格名称,具体内容: C1=本纳税年度累计税前工资; C2=本纳税年度累计免税收入; C3=本纳税年度累计三险一金的个人缴纳部分; C4=本纳税年度累计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最多扣除1000元/月); C5=本纳税年度累计继续教育专项扣除(最多扣除400元/月); C6=本纳税年度累计大病医疗扣除(最多扣除5000元/月); C7=本纳税年度累计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扣除(最多扣除1000或1200元/月); C8=本纳税年度累计赡养老人支出纳入专项附加专项扣除(最多扣除2000元/月); C9=本纳税年度累计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 C10=本纳税年度累计商业健康保险(除特殊情况外扣除200元/月) C11=本纳税年度累计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
2018-12-05 13:41:5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