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制的定义, ?列举什么情况下会需要两审终审制?
韦园园
于2018-11-15 14:14 发布 691次浏览
- 送心意
暖暖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
2018-11-15 14:33
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我国两审终审制有四种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
2、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4、民诉中的小额诉讼程序
相关问题讨论

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我国两审终审制有四种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
2、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4、民诉中的小额诉讼程序
2018-11-15 14:33:40

行政诉讼里面的一审裁定是有关程序方面的决定;行政诉讼是两审终审制度。
2017-09-11 22:38:21

法院会采取简易程序审理,一般会在从立案开始的三个月内审... 两审终审制
2021-01-06 11:47:33

简易的选民案件是一审终审
2019-04-05 20:29:29

同学你好
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等,这些案件由于性质特殊,通常实行一审终审。
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即支付令案件,债权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支付令即发生法律效力,债务人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类案件也实行一审终审。
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在票据丧失后,由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以公示方式催告票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申报票据权利,如不申报,人民法院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宣告该票据无效,从而使票据权利与票据相分离的一种制度。这类案件也实行一审终审。
小额诉讼程序:对于标的额较小的简单民事案件,我国引入了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这主要是为了快速、简便地解决小额纠纷,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2024-05-17 10:59:5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