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到税局代开发票,是自己去税局代开吗?还是个人代理,因为这种个人代理量还挺大的,怎么去确认收入呢
L.
于2018-10-11 11:14 发布 990次浏览
- 送心意
maize老师
职称: 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这个需要看你税局管理严格不,要是严格是需要本人去代开才可以,不严格才可以你们公司去代开。
2018-10-11 11:17:58

都可以,可以你们去代开,也可以受益人去代开发票
2018-10-11 10:28:53

你好,让个人给公司开具劳务费发票
代开了发票就不需要再申报扣款了
2017-11-21 17:21:45

你好 现在都是支付公司代扣代缴个税
2019-08-08 15:15:24

您好,理论上来说,还需要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差额的,但是实际操作中,没有企业再代扣代缴了。请参考以下内容。
劳务报酬个税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 × (1 - 2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务报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
3、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的扣除费用;
二、征收范围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三、税率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说明: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四、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按次计算纳税,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收入额超过4000元 的,减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五、加成征收
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动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到5万元的部分,加征五成(即税率为3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即税率为40%)。
六、法规依据
1、经咨询国税和地税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如果在国税局代开发票,国税综合税率是4.86%(增值税3%,附加税费3%*12%,代征个税1.5%),另外个人拿发票到公司报销时,公司还要代扣代缴地税的个人所得税,按一中的公式计算出的个人所得税,再减去国税已经代征的1.5%来代扣代缴。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信息来源:http://www.szds.gov.cn/szds/0100/201606/c69a1ca899db463d9dbd71b73bcdc581.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 税法第三条第四项所说的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2018-12-07 08:42:26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老师,工商年报填写中,社保填写中,金额按实际填写还 问
社保填写中,金额按 保留二位小数 答
我公司为了在银行开承兑,会在银行存定期保证金,定 问
你好这个要交所得税,但是实操中一般不交增值税。 答
在使用用友T3软件 如果会计年度选择2025年 就 问
下午好亲!是的,金蝶也是这样,只能查询选择的年度,不能同时跨年度查询。只能一年一年的查看 答
老师好 公司因政府拆迁搬迁,现低价处置存货,需要 问
你好,销售的和结转成本的 答
老师,我们是4月申报了第一季度所得税,6月申报了24 问
以年报的期末数为准 答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