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舟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2018-07-01 08:45

A,按照期末公允230反映为账面价值
B,可供变成成本法长投,理解为先出售可供,再买长投。出售时,售价(240)与账面价值(230)的差额10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其他综合收益(230-190)转入投资收益,所以是50
C,合并方式的个别报表初始入账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支付了240(可供)+1200(现金)=1440
D,个别报表中,成本法不需要调整初始入账成本,但合并报表中,需要按照权益法调整账面成本,3000*60%-1440=360,这是负商誉。(一般大题中都是正商誉,负商誉的合并只会在选择题中出现)

雪逸 追问

2018-07-01 15:35

老师,相关税费50为啥不计入长投成本

舟舟老师 解答

2018-07-01 16:56

形成控制的,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A,按照期末公允230反映为账面价值 B,可供变成成本法长投,理解为先出售可供,再买长投。出售时,售价(240)与账面价值(230)的差额10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其他综合收益(230-190)转入投资收益,所以是50 C,合并方式的个别报表初始入账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支付了240(可供)+1200(现金)=1440 D,个别报表中,成本法不需要调整初始入账成本,但合并报表中,需要按照权益法调整账面成本,3000*60%-1440=360,这是负商誉。(一般大题中都是正商誉,负商誉的合并只会在选择题中出现)
2018-07-01 08:45:27
3、10000*80%*(1-2%) 5、2000000*(1-10%)+(6600-600)+7000
2018-12-16 14:43:05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不得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 因为你要是来自这个,说明自己的主营业务不稳,都是靠投资
2020-07-29 18:13:59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期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019-07-01 14:12:20
答案有具体的计算金额,老师就不写斤算金额了,和同学说一下思路: 2、题目中署名了发生减值迹象,说明要计提减值了,那么就要用可回收金额510和截止到2010年底的固定资产净值作比较(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差额为计提的减值数,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处置的时候, 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平时记账方向的反方向转出,同时借方应收400万贷方有银行存款-清理费5万,差额为营业外收入或者支出
2019-04-08 16:58:3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