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表示什么

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是根据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
所谓决策有用观,就是指会计是为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观点。
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包括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定义
答: 您好,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受托责任观偏向于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决策有用观偏向于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2、会计确认方面。受托责任观仅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决策有用观不仅关注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关注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现时和未来事项。 3、会计计量方面。受托责任观采用具有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决策有用观更倾向于公允价值法或现行价值法。 4、财务报表列报方面。受托责任观关注经营业绩的计量,即偏向于“利润表观”;决策有用观更关注企业经济资源的计量,即偏向于“资产负债表观”。
在受托责任观下,和决策有用观下,这两个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 这是会计理论中的两个观点。 1.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它的主要观点是: ①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②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无论信息的主观程度如何,信息量是多多益善; 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并存,可以择优选用。 ④不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精确性。 2.受托责任观认为: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财产的委托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和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利害关系人。由于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的评价,使用者所需的信息侧重历史的、已发生的信息,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资产计价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 主要观点是: ①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 ②受托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责任,产权必须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并可以验证,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更加强调可靠性; 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采用历史成本; ④为了客观、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会计信息应尽可能精确。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应用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资自编自演自导情景剧。可以把两个观点反映在一个情景剧中,也可以只反映一个。
答: 你好,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 免费提问
- 极速解答
- 紧急催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