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清包工程,给工人发的工资,报个税时,没填在劳务报酬里而是填到正常工资薪金里报了,这样报有什么风险吗
1/1191
2019-01-23
老师,想问下,投资款汇入时,一定要在摘要上注明是“投资款”吗?不写可以吗。还是后期如果碰到要验资报告时,只以写明“投资款”的为准。
1/1607
2021-09-13
年报A000000上的资产总额 填实收资本还是注册资本。
1/984
2018-12-28
劳务报酬应该是按次申报吧
1/99
2024-05-24
老师,公司购买了劳务报酬,是不是劳务报酬申报就可以了?还需要让对方开发票吗
3/605
2021-12-14
我们是做单品销售的,为什么总投资加上利润与现金、银行存款对不上
1/429
2015-11-09
总公司是打包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做的账,子公司该怎么做低值易耗品?
1/875
2018-08-03
增值税专普票汇总失败 已有非征期汇总资料未报送,不支持汇总上传
2/6128
2021-07-13
有职工福利费,每个月申报职工薪酬时是否把福利费加到工资上核算申报呢
1/1527
2019-03-17
地暖安装建筑业,临时工人的工资也要报个税吗,每月也按扣减额3500?劳务报酬?
1/880
2018-02-05
申报劳务报酬所得的个税,需要到税务专管员那里备案或者提交相关资料吗?
1/892
2017-10-19
是新手现在报年报不知道报的对不对,想请看看!资产总额:3.874202 所有者权益-0.239188 营业总收入:0.320388 主营业务收入:0.320388 利润总额:-0.193288 净利润:-0.193288 纳税总额:0.00099 负债总额:4.11239
4/931
2017-03-09
投资人投了200万给母公司,母公司将200万全数投给子公司。当子公司发生亏损时净利润是-150万。母公司合并报表怎么处理?因为上年母公司合并报表长投是0报的。能否在母公司那冲资本公积?
3/469
2022-06-20
老板投资了400现在网银账户剩80,购车22辆总成本460,卖出8辆收款141,库存14辆成本318。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投资400+卖出车141-车辆总成本460=账户的80然后+318的库存成本是我们公司现在所有的资产
2/6
2023-08-09
老师,请问工资和社保费可以这样计提吗? 比如1月工资总额12000(含社保个人承担部的 2000元),1月社保总额是6000元(公司承担4000+个人承担2000),计提的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10000 借: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份 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000 2、计提社保费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6000 支付工资的时候:  借:应付职工薪酬 12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2000 支付社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6000 贷:银行存款6000
1/1162
2019-05-22
老师工商年报里的社保基数是申报工资总和,还是社保缴纳的基数总和
1/968
2020-03-11
经过市场调研,A企业计划投产高档摄像机或者高档手表 。两种产品的总投资为1000万元 ,年销售额为500万元 ,好用 成本两百万元 。A企业是用的企业所有税 税率为25% 。假设入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加费。高档手表的消费税税率为20% 。请从节税的角度出发 该企业应当投产哪种产品 ?
1/1314
2022-03-30
申报企业所得税季报,季初从业人数、季末从业人数、季初资产总额、季末资产总额是怎么计算的?
1/4263
2019-04-18
老师:您好,请教一下,我公司原个人独资注册资金500万,现增加2个股东,按资产1000万算投资总额计算各股东的投资比例,章程中写明新增股东分别占15%(其中投资资金100万,算占10%,另5%算干股),这样的情况,并且注册资金500万不变,请问这个100万新投资金怎么做分录?
6/1683
2021-10-18
该公司准备投资一项固定资产,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建设期为1年,需要投资100 000元,建设期初始一次性投入,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60 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20 000元。乙方案建设期为1年,需要投资120 000元,建设期初始一次性投入,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残值2000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80 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 000元,以后每年增加修理费4000元,另外需要垫支营运资金30000元,企业所得税率25%,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0%。 要求: (1)计算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 (2)计算两个方案的全部营业现金流量。 (3)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并作出决策。
1/596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