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开始日后,非现金对价的公允价值因对价形式以外的原因而发生变动的,应当作为可变对价,按照与计入交易价格的可变对价金额的限制条件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合同开始日后,非现金对价的公允价值因对价形式而发生变动的,该变动金额不应计入交易价格
企业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金额之后,计入交易价格的可变对价金额还应该满足限制条件,即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应当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的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
老师,收入章节的这两段话怎么用通俗的话语理解
1/4352
2020-07-20
库存减值准备
老师好, 公司的产品种类较多, 有些是混搭销售, 也就是说一些产品的价格较低,搭配着价格高的产品一起销售!
会有一些产品的成本低于单价的情况发生, 但是由于其混搭的产品利润较高, 我们也没有对这部分毛利为负的产品计提跌价准备, 请问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是必须要计提跌价准备吗?
2/405
2022-02-15
老师,速度测试记录表,客车8到10秒,货车9到11秒,出口和入口各20组,生成26份,最后算出客车和货车的平均数,表格随机小数生成保留两位,怎么做呀
2/11
2025-03-06
甲糕点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年9月将自产的50盒A月饼发给本企业职工,每盒月饼成本价为80元,A月饼不含增值税售价为120元/盒;将自产的50盒B月饼捐赠给希望小学,每盒月饼成本价为100元,B月饼无同类货物的销售价格。已知月饼的成本利润率为10%。要求:计算甲糕点厂上述业务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1
2022-12-25
养殖业中内部转移猪苗到另一个场养殖,猪苗是按成本价直接转,这样两边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1/923
2018-01-04
收到进口增值缴款书 金额360184.06元,税率17%,税额61231.29;同时收到进口关税缴款书 完税价格338201.00元, 税率6.5% 税款金额21983.07元。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做?
1/988
2017-12-11
老师,下面这几条规定出自哪个文件哦?
(1)凡是签订的订货合同,分别填写价款、税款的,以价款数额计税贴花.
(2)在签订订货合同时,如价格内注明是含税价,在计算缴纳印花税时,应按增值税的税率从价款数额中减除后计税.
(3)在签订订货合同时,没有注明含税价或增值税税款的,应按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
2/569
2020-11-25
成本价15
税点需要加上14个点,是不是15× 1.4
1/828
2021-06-09
老师,第五题选择题,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首先肯定是价税合计,但为什么不是用成本价呀?
1/910
2020-03-12
发票金额小于我付款金额,有个1分钱的价格差,这个价格差调账调到哪?
1/851
2022-03-16
哪位高手有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财务报表格式,烦劳发一下,谢谢!
1/1632
2015-11-26
假设2020年4月木材加工点收购原木300万元,全部加工成木片销售给该家具厂,销售价格400万元(含税价),家具厂将收购的木片全部加工成家具并销售,销售收入600万元(含税价),本月家具厂还取得其他可抵扣进项税额20万元。请计算家具厂2020年4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1/1550
2020-05-07
2018年 12月8日,盛达公司售出500件库存成衣,合同价格为30 000元, 买方用支
1/263
2022-12-19
销售(营业)收入由哪几项组成
1/1619
2020-05-01
老师上个月有未开票收入(未付款),这个月想开发票,但是在价格上有变动了,不是之前的价格了,怎么做会计分录,和开具发票呢
1/169
2023-07-02
收到投资者投资的原材料一批,合同协议约定价格是50000元,公允价格是70000元,老师按那个金额入账?求解答?初级会计实务的问题。
1/1775
2019-04-25
老师好 写会计分录接供货方通知,上月服装柜组购进并已验收付款的一批童装80件,因供货方计价错误,每件多收5元,共计多收价税款464元,现供货方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退来价税款并提供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查,该批童装购进时不含税价为50元/件,上月已出售20件,含税零售价为100元/件。 写会计分录
2/1339
2020-03-13
取得不能抵扣的增值税专票,价税合计计入成本费用吗?
1/3579
2017-12-08
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会计是不是要根据实际的领料单作出成品的组装啊
1/639
2017-09-08
2015年)甲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了高粱成本为42万元;所收购的高粱当月全部委托乙公司生产白酒35000千克,收回时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加工费金额5万元。 要求: (1)计算乙公司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计算乙公司应纳增值税。『正确答案』 乙公司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42+5+35000×2×0.5÷10000)÷(1-20%)×20%+35000×2×0.5÷10000=16.13(万元
请问这里的增值税为什么是用5万元而不是组成计税价格
2/329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