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时(坏账准备增加,计入贷方):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与应收账款的变动存在直接关联,主要体现在“计提坏账准备”这一环节,具体关系如下:
1. 计提坏账准备时
-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记入借方),同时坏账准备增加(记入贷方)。
-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其增加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不变,但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例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万元,计提10万元坏账准备后,账面价值变为90万元,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0万元。
2.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记入贷方),同时坏账准备减少(记入借方)。
- 坏账准备减少会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不变,账面价值回升)。
例如:冲减多计提的3万元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余额从10万元变为7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90万元回升至93万元,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3万元。
3. 实际发生坏账时
- 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此时信用减值损失不变,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坏账准备同时减少,账面价值不变(因两者同金额减少)。
总结:信用减值损失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会通过影响坏账准备,间接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反向变动(减值损失增加→账面价值减少;减值损失减少→账面价值增加),但不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
计提时(坏账准备增加,计入贷方):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与应收账款的变动存在直接关联,主要体现在“计提坏账准备”这一环节,具体关系如下:
1. 计提坏账准备时
-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记入借方),同时坏账准备增加(记入贷方)。
-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其增加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不变,但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例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万元,计提10万元坏账准备后,账面价值变为90万元,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0万元。
2.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记入贷方),同时坏账准备减少(记入借方)。
- 坏账准备减少会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不变,账面价值回升)。
例如:冲减多计提的3万元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余额从10万元变为7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90万元回升至93万元,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3万元。
3. 实际发生坏账时
- 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此时信用减值损失不变,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坏账准备同时减少,账面价值不变(因两者同金额减少)。
总结:信用减值损失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会通过影响坏账准备,间接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反向变动(减值损失增加→账面价值减少;减值损失减少→账面价值增加),但不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

3
1
等1人点赞
(0/1000)
评论
钟嘉诚:期末计算出的“坏账准备总额”(即当期应保留的坏账准备余额)与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即当期计提前已有的余额)的关系,决定了当期实际应计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若期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总额 > 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说明现有坏账准备不足,需补提差额,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差额)贷:坏账准备(差额)2. 若期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总额 < 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说明现有坏账准备过多,需冲减差额,分录为:借:坏账准备(差额)贷:信用减值损失(差额)3. 若两者相等说明现有坏账准备金额刚好符合要求,无需计提或冲减,不做账务处理。核心逻辑:期末坏账准备需调整至“应保留的总额”,因此当期实际处理金额 = 期末应保留总额 - 计提前账面余额(正数为补提,负数为冲减)。
1天前
评论
首赞
钟嘉诚:4收回已确认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的分录为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1天前
评论
首赞

紫若:继续努力学习!坚持坚持
6小时前
评论
首赞
推荐帖子

初级考试交流圈
初级考试交流圈,一起携手努力通关呀!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