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考试交流圈
加入
加入:26150
注册会计师考试交流
(0/1000)
发布
置顶
财务工具免费领喽置顶
方宁老师喊你考注会了!置顶
郭健-借贷记账法置顶
郭健-会计账户置顶
郭健-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置顶
王持恒-竞争环境分析置顶
王持恒-战略创新管理置顶
梁晨-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置顶
梁晨-拾得遗失物的处理置顶
梁晨-意思表示置顶
梁晨-善意取得置顶
吴双-审计的定义置顶
吴双-审计学习方法大揭秘置顶
吴双-具体审计目标置顶
吴双-保证程度 A选项,被投资方(A 公司)的账务处理:
接收原材料及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 200,000 元(按投资合同或评估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000 元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按投资方持股比例对应的金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差额部分)
BCD三个选项的解析:
被投资的 A 公司可以将投资方以原材料投资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自己的进项税额进行处理。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1.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需要保持完整,以避免重复征税。当投资方以原材料投资 A 公司时,投资方需 视同销售 缴纳增值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A 公司取得该发票后,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未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产生的销项税额,这样就保证了增值税在投资环节及后续经营环节中的抵扣链条不断裂,使增值税的征收更加合理、公平。
2.经济利益的实质流入: 从 A 公司角度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可使其应交增值税减少,经济利益少流出企业,相当于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这与投入的原材料资产一样,都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以应将进项税额与原材料价值一同计入相关的所有者权益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接收原材料及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 200,000 元(按投资合同或评估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000 元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按投资方持股比例对应的金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差额部分)
BCD三个选项的解析:
被投资的 A 公司可以将投资方以原材料投资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自己的进项税额进行处理。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1.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需要保持完整,以避免重复征税。当投资方以原材料投资 A 公司时,投资方需 视同销售 缴纳增值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A 公司取得该发票后,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未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产生的销项税额,这样就保证了增值税在投资环节及后续经营环节中的抵扣链条不断裂,使增值税的征收更加合理、公平。
2.经济利益的实质流入: 从 A 公司角度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可使其应交增值税减少,经济利益少流出企业,相当于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这与投入的原材料资产一样,都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以应将进项税额与原材料价值一同计入相关的所有者权益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6
首赞
初始确认(2×22年1月1日):
购买价款2 200万元 + 交易费用10万元 = 初始成本2 210万元。
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 210
贷:银行存款 2 210
-公允价值变动(2×22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2 280万元,账面价值2 21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额 = 2 280 - 2 210 = 7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70
- 宣告现金股利(2×23年2月1日):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000万元,甲公司持股2%,应收股利 = 1 000 × 2% = 20万元。
宣告时确认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借:应收股利 20
贷:投资收益 20
注意:此投资收益在宣告时(2×23年2月1日)已确认,不属于出售时点(2×23年10月10日)确认。
- 出售股权(2×23年10月10日):
处置价款2 300万元,出售时账面价值 = 成本2 210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70万元 = 2 280万元。
处置收益 = 处置价款 - 账面价值 = 2 300 - 2 280 = 20万元(计入留存收益)。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 3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 21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0(处置收益计入留存收益)
同时,结转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70
**注意**:在处置分录中,没有涉及“投资收益”科目。处置收益20万元直接计入留存收益,不影响投资收益。
- **盈余公积计提**: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但这仅影响留存收益的内部分配,与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无关。
**结论**:
在出售股权时点(2×23年10月10日),会计分录不确认任何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仅在持有期间宣告股利时确认(2×23年2月1日确认20万元),但该确认时点非出售时点。
因此,出售该股权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0** 万元。
购买价款2 200万元 + 交易费用10万元 = 初始成本2 210万元。
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 210
贷:银行存款 2 210
-公允价值变动(2×22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2 280万元,账面价值2 21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额 = 2 280 - 2 210 = 7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70
- 宣告现金股利(2×23年2月1日):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000万元,甲公司持股2%,应收股利 = 1 000 × 2% = 20万元。
宣告时确认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借:应收股利 20
贷:投资收益 20
注意:此投资收益在宣告时(2×23年2月1日)已确认,不属于出售时点(2×23年10月10日)确认。
- 出售股权(2×23年10月10日):
处置价款2 300万元,出售时账面价值 = 成本2 210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70万元 = 2 280万元。
处置收益 = 处置价款 - 账面价值 = 2 300 - 2 280 = 20万元(计入留存收益)。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 3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 21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0(处置收益计入留存收益)
同时,结转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70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70
**注意**:在处置分录中,没有涉及“投资收益”科目。处置收益20万元直接计入留存收益,不影响投资收益。
- **盈余公积计提**: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但这仅影响留存收益的内部分配,与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无关。
**结论**:
在出售股权时点(2×23年10月10日),会计分录不确认任何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仅在持有期间宣告股利时确认(2×23年2月1日确认20万元),但该确认时点非出售时点。
因此,出售该股权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0** 万元。

23
首赞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1
首赞

/

“
0
今日听课(分钟)
0
今日做题(道)
0
今日提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