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老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8-01-06 11:48

按数量分摊总费用 ,结果应该 是一样的吧

会计 追问

2018-01-06 11:52

但是这样合理吗?实务中是怎么操作的呢?精煤一吨卖800 成本才180,和购进原材料差不多,煤泥一吨才卖13块,但是成本高达180,不合理呀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6 11:59

@关于:所以,你的分配方法以有问题呀!你这个题是哪里的?
我的理解精煤的成本是原煤的成本加上工费,或者有一个折算率计算精煤成本 的

会计 追问

2018-01-06 12:04

这不是哪里的题目,是我这里的实际情况,应该用什么分配方法呢?是不是只有精煤有成本呀?中煤和煤泥煤砂没有成本啊?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6 12:19

@关于:哦,这是副产品成本的核算啊
建议:中煤,泥煤,煤砂按市场价折算一个成本,总成本减副产品成本就是精煤的成本。
或者,由专业人员评估一个三个副产品的成本

会计 追问

2018-01-06 17:25

老师,像我这种情况应该用这种方法计算是吗?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6 17:58

@关于:是的,选择一种最近似的计算

会计 追问

2018-01-06 18:14

老师,如果我副产品不计算成本的话,那么副产品还需要入库吗?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6 18:15

@关于:登记数量辅助账!(最好是按市价估一个成本,比如煤呢,现在市上卖5毛,我估成本4毛5,入账,这样好看点)

会计 追问

2018-01-06 18:21

那就是还是计算上成本比较方便,按售价减税金和费用估个成本就行,是吧?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6 18:27

@关于:对!这些副 产品本来就是“一不小心”产生的,因为有人要我们才核算,否则扔了~~~
根据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我觉得这里的核算要简单些,不要复杂

会计 追问

2018-01-07 12:28

老师,像我做的是估了一个副产品的成本,直接把主产品和副产品加在一块,有没有必要把主副产品都分开计算,像这样,主产品也有料工费,副产品也有料工费?

会计 追问

2018-01-07 12:30

发错图了 不好意思老师 是这个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7 12:34

@关于:减掉副 产品的成本,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会计 追问

2018-01-07 12:44

这个知道了 我是想问 做凭证的时候怎么做?是合起来还分开算?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7 12:48

@关于:这个看你的需要,如果你要编制生产成本明细表汇总报表,是分开好,便于取数,如果没有这类表单,汇总更方便

会计 追问

2018-01-07 12:56

主营业务收入下设二级明细 中煤和煤泥 那么主营业务成本是不是也对应下设中煤和煤泥两个明细?

老江老师 解答

2018-01-07 13:14

@关于:是的,尽量设置!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你单位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什么呢?
2021-02-23 15:01:24
您好,当期卖出去600件,只剩1200件。需要计算出1200件的可变现净值然后比较
2019-11-21 13:49:47
这个是有经验值的。首先要知道用多少原材料,一吨原材料多少钱?生产出多少升油?比如出油比是80%,就是一吨原材料能出1600斤的油,再加上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电费等等。知道这些才能求出植物油的成本。
2019-05-25 10:12:31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呢?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制造"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即"产品"。如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农场生产的粮食、学校培养的学生、文艺组织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演出的剧目等,都是一种"产品",都是成本的计算对象。 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 所谓成本计算期,就是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致。但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产第二批(件)的情况。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的生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生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情况下,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分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 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形成了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当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企业的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特点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会不--样。例如,有的企业只生产最终的产成品,而有的企业除生产最终的产成品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有的企业是采用大批量生产,而有的企业是采用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生产等。 如果企业的产品不是成批生产,且只有一个步骤,一般可以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品种法。如果产品生产是以按批生产为主,则以批次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批法。 如果产品生产要分成若干个步骤,中间有半成品,并且产品是连续不断的大量生产或大批量的生产,则以每个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步法。 合理设置成本项目 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产品的成本耗费情况,使成本计算能提供比较丰富的信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且要对 总成本按用途分类,以反映产品成本的组成和结构。这样,便于我们对成本进行控制,也便于我们分析产品生产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和对生产部门进行考核评价。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把成本分成三个项目,即: 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 ③制造费用。 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成本项目分得比较细。如果单位的规模很小,生产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只划分为两个项目,即: ①材料费用; ②其他费用。 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 生产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项费用发生后,其用途往往不止一个,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止一个。这样,一项费用发生后,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记入反映某一个对象的明细账户,而需要把这项费用在几个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那么,哪个对象负担的费用应该多--点,哪个对象负担的费用应该少一点呢?其分配的原则是:"谁耗费,谁负担",或者是"谁受益,谁负担"。但是,要对费用进行精确的分配是比较困难的,要对一定对象所发生的成本消耗(受益)情况进行准确的计量,同样是比较困难的。在对费用进行具体分配时,一般是选择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分配。例如,材料费用一般可以按产品的重量、体积或定额消耗量进行分配,人工费用可以按工时进行分配等等。选择分配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应该选择比较客观、科学的标准来对费用进行分配,这样就能 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定对象所实际发生的消耗情况。另外,某一种标准-旦被选定,不要轻易变更,否则就违反了一致性原则。因为分配标准的不同,也会人为地造成计算出来的成本不一样。 计算单位编辑 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 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确定成本计算单位是为了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利于成本的比较分析。单位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尤其是相对单位,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 成本计算单位有时也可理解为担负成本责任的单位,如以车间或小组为单位计算成本,这里的单位具有成本中心的涵义
2018-05-15 10:53:29
那得看你们用料,人工,还有制造费用
2016-09-13 16:48:3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