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田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17-05-20 15:41
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当年累计经营额*所得率-3500*已申报月数)*实际经营月数/已申报月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已申报月数/实际经营月数-前期已缴累计数
计税公式相关数据说明:
1、已申报月数:税款所属月-当年税费认定月起+1
2、当年实际经营月数默认为12,当以下两种情形时例外:年中开业时,当年实际经营月份为开业当月至年底(年终注销除外);年终注销时,当年实际经营月份为年初(或开业当月)至注销月份
3、当年累计数:当年的收入总额(含本月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相关问题讨论

这个填写是1-6月之和这个,
2020-07-02 16:24:02

收入总额就是你利润表里面的营业收入。
2022-01-11 22:07:06

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当年累计经营额*所得率-3500*已申报月数)*实际经营月数/已申报月数*税率-速算扣除数]*已申报月数/实际经营月数-前期已缴累计数
计税公式相关数据说明:
1、已申报月数:税款所属月-当年税费认定月起+1
2、当年实际经营月数默认为12,当以下两种情形时例外:年中开业时,当年实际经营月份为开业当月至年底(年终注销除外);年终注销时,当年实际经营月份为年初(或开业当月)至注销月份
3、当年累计数:当年的收入总额(含本月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017-05-20 15:41:50

你好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2B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2B其他业务成本%2B期间费用,不包括营业外支出
2022-01-11 19:55:07

是的,营业成本包括费用,利润总额要扣除费用,只有剩余的利润才会计入企业所得税。
2023-03-13 18:46:4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