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2-02-21 10:28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相关问题讨论

生产企业是先“免”后“抵”,出口时不需要先交税,拿退税额去抵消应交税额。
2021-03-24 19:55:48

你好
生产型使用免抵退税政策
外贸型使用免退税政策
2019-05-26 11:59:55

你好,如果没有撤销出口退税备案,可以直接办理出口退税
2021-12-28 13:45:26

您好,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答:免抵退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然,如果出口货物退税率等于征税率,则不用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直接计算应纳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如果应纳税额是正数,则缴纳增值税,没有退税。如果应纳税额是负数,也就是有留抵税额,这时才有退税的问题。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进项税额中扣除。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第三步:计算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四步:比较免抵退税额和留抵税额的大小,哪个数小,哪个就是应退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0. 免抵退计算公式为什么那么复杂?
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是不退税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二是许多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需要对出口货物征收一部分增值税。三是出口货物使用免税料件。
在免抵退计算过程中,为了防止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退税情况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而对出口货物征税,避免对免税料件退税或征税,才设计了那样复杂但相对合理的计算公式。
以上详细介绍了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也介绍了年底推计算公式为什么那么复杂。作为一名生产型出口企业的会计人员,特别是掌管税务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清楚,出口型企业免抵退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如果你不是很明白,那么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线老师吧。
2020-07-24 21:01:58

您好,出口退税利润和一般纳税人计算利润方法是一样的。
2018-04-24 22:17:1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