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原持有乙 30% 的有表决权股份,采用权益法一:23 问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20%(1-80%); 购买日(23.1.1):乙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5000 万(4500%2B500),少数股东权益 = 5000×20%=1000 万; 23 年末:先调乙净利润(1000 - 内部未实现损益 20=980 万),少数股东享净利 = 980×20%=196 万,年末少数股东权益 = 1000%2B196=1196 万。 答
老师好 请教个问题 老板名下两家公司 分别是A和B 问
A公司相当于是借给老板的,借给了他1000万。如果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有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附加税的风险。 然后,B公司他的资产多不多?如果资产不多的情况下还挂着这么多借款,他有隐瞒收入的风险 答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必须写二级科目吗? 问
您好,也不是必须,看个人需要吧 答
有个问题,我们的销售收入有一部份是未税不开票的, 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有两个方法 1,进项 不用取得那么多 2,可以用小规模来做 不开票收入 答
请问一下,咱们外账,根据基本户流水做账,一个月下来 问
根据业务发生的顺序来做就可以的,一般收据,银行回单、发票、出入库单、报销单、付款申请单等这些 答

华东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16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16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16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6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答: 2016年年末甲产品的实际成本=360-360/1200×400=240(万元) 可变现净值=800×(0.26-0.005)=204(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40-204=36(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初余额30万元,当期已转销120/360×30=10(万元) 则该公司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6-(30-10)=16(万元)。
华东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16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16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16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6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答案为什么还要计提16,怎么计算出来的????请教!!!!
答: 销售出去400,结转成本360*1/3=120,结转跌价准备30*1/3=10(跌价准备余额还有20万) 期末可变现净值为(0.26-0.005)*800=204,而期末存货成本为240,总共需要计提跌价准备为36万,而期初跌价准备余额还有20万,故再计提16万的跌价准备。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华东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16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16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16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 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6年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6162636
答: 2016年年末甲产品的实际成本=360-360/1200×400=240(万元) 可变现净值=800×(0.26-0.005)=204(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40-204=36(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初余额30万元,当期已转销120/360×30=10(万元) 则该公司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6-(30-10)=1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