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1-11-09 14:10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一般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能转回,这个准则的中国特色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很大的区别,新的会计准则只有二个与国际会计准则不相同,这是其中一个,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的。
这是根据我国特色而这样规定的,由于很多单位将减值准备作为利润调节器使用,所以我国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但是不是所有的资产减值准备都不可以转回。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备》并不规范所有的减值准备,仅仅规范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物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不在该准则规范范围内的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这些资产大多是流动资产,如:存货减值准备就可以转回。

啦啦 追问

2021-11-09 14:36

新会计准则下有哪些减值准备科目?你发的仅仅是规范某些减值准备,这个我在百度上也搜到过,就是有具体哪些减值准备科目搜不到才请教你的

朴老师 解答

2021-11-09 14:42

同学你好
一、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分别选择采用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若资产负债表日,企业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应当记入损益。
企业应当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企业结转存货成本时,应一并结转领用存货应负担的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1:ABC公司2007年末,甲材料的帐面成本为205000元,由于本年以来,甲材料的市场价格持续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95000元。
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5000-195000=1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0
假设2008年末,甲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帐面成本和已提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97000元,
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5000-197000=8000元,由于已提相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因此,应冲减已提的存货减值准备8000-10000=-2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例2、ABC公司2007年3 月31日甲材料的帐面余额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由些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为20000元。假定2008年9月30日甲材料的帐面金额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21000元。
分析:此时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冲减甲材料跌价准备为100000-121000=-21000元,但是对甲材料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000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000元,而不是21000元,即以将对甲材料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至零为限。会计处理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0
二、坏帐准备
按期估计坏帐损失,其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帐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帐率即为当期的坏帐损失,据此提取坏帐准备。
会计期末,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大于其帐面余额的,按其差额提取,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提取的坏帐准备”科目,贷记“坏帐准备”科目,就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小于其帐面余额的,按其差额冲回坏帐准备。
例、ABC公司第一年末应收帐款余额1000000元,提取坏帐准备的比例为
5‰,第二年5月发生坏帐损失6000元,其中甲公司2000元,乙公司4000元,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公司应收帐款4000元又收回,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40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1)第一年提取坏帐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帐准备 5000.00
贷:坏帐准备 5000.00
(2)第二年5月发生坏帐时,冲销坏帐损失
借:坏帐准备 6000.00
贷:应收帐款---甲公司 2000.00
---乙公司 4000.00
(3)第二年末按应收帐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帐准备:
应提取的坏帐准备=1200000.00×5‰=6000.00元
实提取的坏帐准备=6000+1000=7000.00元
说明:虽然“坏帐准备”科目余额应为6000.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帐准备前,“坏帐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1000.00元,还应补提坏帐准备1000.00元,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合计为70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帐准备 7000.00
贷:坏帐准备 7000.00
(4)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公司帐款4000.00元又收回入帐,
借:应收帐款---乙公司 4000.00
贷:坏帐准备 4000.00
同时,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应收帐款---乙公司 4000.00
(5)第三年末按应收帐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帐准备:
应提取的坏帐准备=1400000.00×5‰=7000.00元
实提取的坏帐准备=7000.00-11000.00=-4000.00元
说明:“坏帐准备”科目余额为7000.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帐准备前,“坏帐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1000.00元,超过了应提取坏帐准备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帐准备4000.00元。
借:坏帐准备 4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帐准备 4000.00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记录表明该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帐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例、ABC公司2007年1月1日以8300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一批,债券面值80000元,票面利率12%,另付相关税费1000元。ABC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8年12月31日因甲公司经营出现异常。ABC公司预计难以及时收到利息。根据当前掌握的资料,对债券现金流量作了估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1540元,对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如下:
根据题中的条件,债券溢价发行,通过计算可得实际利率为10.66%,2008年摊余成本为82640元,为些确认减值损失为111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11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1100.00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的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应当将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溢,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ABC公司2007年1月1日对甲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为900000元,ABC公司持有甲企业的股份为300000股,并按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同年10月5日,由于甲企业所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企业资产损失严重,并难有恢复的可能,使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2元。ABC公司提取该项投资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应提减值准备=900000-2×300000=3000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0000.00
五、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的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当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减值准备”科目;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ABC公司2007年12月31日某设备存在可能减值的迹象,经计算,该设备可收回金额合计为2800000元,帐面价值为3000000元,以前年度未对该项设备计提过减值准备,由于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200000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00
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在资产日存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设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不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2007年12月31日,市场上某项技术生产的产品销售势头较好,已对ABC公司产品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ABC公司外购的类似专利技术的帐面价值为70000元,乘余摊销年限为5年,经减值测试,该专利可收回金额为68000元,ABC公司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
七、商誉减值准备
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科目。
例、ABC公司在2007年1月1日以16000000元的价格收购了甲企业80%股权,在购买日,甲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000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因此,ABC公司在购买日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商誉为3800000元,2007年经测试,确定发生了减值损失8500000元。ABC公司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 3800000.00
贷:商誉减值准备 3800000.00
八、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上述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例、ABC公司种植水稻200亩,已发生成本300000元,2008年7月发生冰雹灾害,致使水稻严重受灾,期末水稻的可变现净值为280000元,ABC公司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20000.00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您好,这个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会计实务是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也称会计做账
2022-10-30 19:55:10
你好!其实没有特定的标准。都可以的。
2022-03-06 19:12:53
你好,这个不是查询的,不是自己选择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你晚上吃了什么,并不是你查询出来的,而是你自己的选择
2022-02-24 21:20:07
你好,高校就是技校之类的,如果是公立 ,就是政府准则
2022-01-14 11:23:14
同学你好,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两者的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小企业,具体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规模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但是,有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   (二)核算要求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大前提下,在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统一采用成本计量   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就没有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转销法,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认定标准。   对小企业的短期投资不要求按公允价值核算,而是要求按成本核算。   对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要求按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成本入账;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   对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要求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而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   对小企业的负债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要求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对小企业借款利息不要求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而要求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计算。   2.债券的溢折价摊销统一采用直线法   在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3.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应当考虑税法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5.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税法保持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里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其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6.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7.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这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因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而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小企业不会产生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减少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工作量。   9.简化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组成部分,小企业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也进行了适当简化,没有补充资料。另外,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也大为减少。   10.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均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有156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只有66个,科目数量大幅度减少。   有些科目核算内容有所改变,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相关税费在《企业会计准则》里是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在《小企业会计准则》放到了“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里核算。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3.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4.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   (二)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现状,做到了简化核算要求、与我国税法尽量保持一致、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协调,是一部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会计标准。它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1-10-22 21:59:3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