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孙元元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2020-11-16 10:28
您好,可以理论和举例结合学习。
“免、抵、退”税计算:
1.“免、抵、退”计算公式: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退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中的较小者。
(4)当期免抵税额为计算:差额。
2.“免、抵、退”计算举例:
【例题•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8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3.出口货物耗用了免税购进的原材料
(1)如果出口货物使用了购进的免税(或保税)原材料,应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购进免税(或保税)原材料的金额。
(2)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实耗法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