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靖曦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2019-06-17 15:52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核对。首先,将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期末、期初的增减变动额,及其借贷方向与各自行内的工作底稿分录的借方金额(合计)或贷方金额(合计)或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的差额逐一核对,检查是否金额相等,方向一致。
2、然后,将资产负债表项目下各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栏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进行纵向汇总,做到借方总合计数与贷方总合计数相等。 
3、利润表项目的核对。首先,按照利润表各个项目的本期数同各自行内的工作底稿分录的借方金额(合计)或贷方金额(合计)或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的差额逐一核对,检查是否金额相等,方向一致。然后,分别对利润表项目下各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栏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进行纵向汇总,做到借方总合计数与贷方总合计数相等。 
4、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和核对。首先,把现金流量表每个项目的工作底稿分录栏内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加总,再相减,以计算出各个项目的本期数,并把它填列在“本期数”栏内;然后,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计算出各自的现金流量净额,并填入“本期数”栏内。
5、对现金流量表项目工作底稿栏内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做纵向汇总,其结果应为: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根据其稽核结果以及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各自平衡,来证明所编制的工作底稿在数字上是正确的。
6、在计算和调整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有关项目的金额上,是将补充资料第二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内容,把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部分是按照另外一种列表方向,即“间接法”来反映现金流量的变化的。 
7、在运用工作底稿技术中的调整分录方法中,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有关业务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调整分录,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类项的金额,它须与直接法工作底稿的计算结果相等,以证明调整分录的正确。

在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设置T型账户,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个项目的变动。 
要设置T型账户,将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以及利润表各项目数额,过入相应的T型账户内,还需增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等T型账户;然后,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各个项目的变动额,编制调整会计分录。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学员你好,现在没有强制必须填补充资料的
2022-03-16 13:15:37
同学你好 这个就是货币资金的流向
2022-02-10 12:15:10
是的,是有自己的工作底稿的,同学
2020-02-24 19:43:01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2019-06-17 14:53:07
加资产的减少减资产的增加,
2017-03-07 11:19:0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