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10以下免征附加税吗 问
同学,你好 免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答
老师 公司名下没有车 公司可以收 汽车的维修发 问
若是偶尔,可以收维修发票 答
老师请问一下印花税也要计提吗? 问
按权责发生制,是要计提的 答
税务师一年考几次?考试时间 考试条件 问
税务师考试报名网址:https://ksbm.ecctaa.cn/mould2.html#/e/shuiwushi/login 税务师一年考几次 2025年税务师考试时间为11.15-16日 税务师报名时间: 第一阶段:2025年5月13日10点-7月15日17点;补报名时间:8月11日10点-8月22日17点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应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1年。 2、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3年。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人员,不得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1、税务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登记,自取消登记之日起至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年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因违纪违规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答
房屋出租,能不能和租户将管理费和租金分别用租赁 问
分别用租赁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签合同,可以的 答

小微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区别在哪里,判断小微企业及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是什么
答: 广义上的小微企业,是指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标准划分的企业,是指所有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还包括了的个体工商户。其标准是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共划分了16个行业。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零售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狭义上的小微企业,特指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它的标准则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员、资产总额三个指标制定,共划分了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两大行业。包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的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而且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由此可见,工信部划分的小微企业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划分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不仅在判定指标上,而且在判定指标的数值上也不尽相同。小微企业不等于小型微利企业。并非所有广义上的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只有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
小微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区别在哪里,判断小微企业及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是什么
答: 一)“小微企业”是根据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判定的,通知中第二条规定: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每个行业的小微企业有具体的划分标准; 例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 1、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2、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3、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老师,2022年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
答: 本公告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淇ki♡ko淇 追问
2019-03-29 19:09
暖暖老师 解答
2019-03-29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