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董孝彬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25-11-02 13:50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3:52

好的,多谢老师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3:52

您好,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收到补助时: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资产使用期间分摊: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相关)或营业外收入(日常无关)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补偿未来费用: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费用发生时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补偿已发生费用: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税收返还‌
增值税减免: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
即征即退等:计提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财政补贴‌
一般性补贴: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专项补贴: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资本性支出补贴: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后续转入资产成本)

小微企业增值税减免‌
销售时计提: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确认免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
这样能理解么,是分情况的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4:49

我看了半天,感觉没完全懂,老师的意思是税收减免也属于政府补助?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4:50

 您好,是的,税收减免属于政府补助的一种形式。根据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包括直接给予企业的资金(如财政拨款、贴息等)和间接减少企业支出的政策(如税收减免、即征即退等)。税收减免通过减少企业应缴税款,相当于政府以“少收税”的方式给予企业经济支持,因此被归类为政府补助。在会计处理上,税收减免通常直接冲减“应交税费”,并将减免金额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具体取决于减免是否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6:34

那比如六税两费和印花税的减半,应该是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呢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6:36

 您好,企业享受的“六税两费”减免(包括印花税减半)属于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冲减对应税费的当期费用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直接减免‌(如印花税、城建税):计提时直接按减免后的净额入账,无需单独确认减免金额‌。
先征后返‌:若属于政府补助范畴(如即征即退),可计入“其他收益”(企业会计准则)或“营业外收入”(小企业会计准则)‌。
直接减免的税费不属于政府补助,而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属于政府补助,需按准则区分处理‌。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6:41

啊,那老师的意思是,比如,我在10月初申报了三季度的印花税,打印出来的申报表上已经列明了最终应减半缴款的金额,那我在做9月计提分录时就应该按这个减半金额来计提,而不是9月全额计提,然后10月缴款时再将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6:43

 您好,是的,您理解得对。9月计提印花税时,就应该直接按申报表上减半后的金额(比如500元)来计提,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10月实际缴款时,再按这个减半金额(500元)冲减应交税费,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不需要‌先按全额计提,缴款时再把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科目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6:43

老师,我搜到说是政府补助有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账务处理方式,要怎么最简单的理解呢?各自的完整分录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6:45

 您好,总额法和净额法区别在于确认方式:总额法像“先收钱再分期确认收入”,净额法像“直接抵减成本”‌。

总额法‌:收到补助: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购设备: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分期摊销: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按折旧进度分摊)‌。
净额法‌:收到补助: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购设备时冲减: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同时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资产按补助后净值入账)‌

宁儿 追问

2025-11-02 16:47

哦,因为我们每月都在统计应交税费和已交税费,所以为查账时方便,所以先按全额计提,再下月记营业外收入,这样做不会有什么涉税风险吧?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16:47

 您好,通常不会产生直接的涉税风险‌。这种做法属于会计上的“总额法”确认,与直接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损益的“净额法”相比,对所得税的计算没有影响‌。关键在于确保计提和结转的金额准确,与实际享受的减免政策一致,并妥善保存相关政府文件作为依据‌。

宁儿 追问

2025-11-02 20:46

好的,非常感谢老师的耐心讲解!

董孝彬老师 解答

2025-11-02 20:49

 祝您:诸事顺遂,皆得所愿!
  希望以上回复能帮助到您,感谢您点击下方⭐️⭐️⭐️⭐⭐给予鼓励~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期初应收100,坏账10 借 应收账款 10 贷 Xx 转销15 借 银行存款15 贷 应收账款 15 借 应收账款 15 贷 坏账准备 15 转回坏账3 借 坏账准备 3 贷 应收账款 3 100%2B10-15=95, 借 坏账准备 0.5 贷 信用减值损失 0.5 账面价值为 95-10%2B0.5=85.5 你这个解析,貌似没有正确答案。
2020-03-01 20:09:43
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借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与付款总额差异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贷记长期应付款61.99万,需要每期计提折旧
2019-07-15 10:24:03
基本思路就是先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再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哦。 1、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8+10)/(408+390)×100%=2.26%;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600×2.26%=13.56(万元)。 借:生产成本400   制造费用160   管理费用40   贷:原材料600 借:生产成本(13.56×400/600)9.04   制造费用(13.56×160/600)3.62   管理费用(13.56-9.04-3.62)0.90   贷:材料成本差异13.56
2019-05-11 09:39:56
你好,对当年利润总额影响的金额=30万*60%—(15万%2B3万)*60%
2022-04-05 12:20:27
成本的话都要会做这个表,根据费用总金额和完工产品来计算的
2019-08-03 20:32:3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