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怎么计算

2019-03-08 17:06 来源:网友分享
13080
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正常营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一些现金流量,这些现金流量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现金流量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效果越好。那么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怎么计算呢?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怎么计算

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现金毛流量扣除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后企业可提供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反映出的财务状况

·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操纵的手段

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

增长率=(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0%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怎么计算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反映出的财务状况

初创期

1、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发展期

2、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成熟期

3、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衰退期

4、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以上详细介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怎么计算,也介绍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反映出的财务状况。作为一名企业的会计人员,一定要学会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的计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反应经营活动的成果。如果你阅读了本文依然不是很明白,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线老师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个人怎样开普票给公司
    在现代社会中,每当发生易销售业务,就需要及时的开出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可以分为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又称之为股票,个人或者是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及时的开除股票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那么个人怎样开普票给公司呢?
    2024-05-18 19
  • 证书工本费怎么做账
    在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里面,肯定会拥有很多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薪资收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经常会考取很多的证书,会计人员考取很多证书是企业鼓励的事情,所以企业经常会给会计人员报销各种费用.那么证书工本费怎么做账呢?
    2024-05-20 9
  • 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还是减少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及时的登记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登记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的会计账户,会计账户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做资产类账户,那么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还是减少呢?
    2024-05-22 10
  • 公司支付租金会计录入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公司性质的单位,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屋,就需要租赁房屋来进行生产经营,租赁房屋必然会发生支付租金的业务.那么公司支付租金会计录入怎么做呢?
    2024-05-22 12
  • 福利费包括哪些费用
    福利费包括哪些费用?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作为企业支出的福利费用总比例不能超过当期员工工资总额的14%,多余的部分是不可以扣除;而企业的福利费用本质上就是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主要的输出项目有医药费、生活补贴、集体福利以及其他类型福利等等.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福利费用相关的项目资料给大家,有兴趣的不妨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4-05-23 12
  • 装修费10万以上摊销几年合适
    装修费10万以上摊销几年合适?首先,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作为房屋花销的装修费用在账务处理上则是可以按照摊销处理的,而在计算摊销年限上选择则是需要综合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最好的摊销年限一般会将其控制在5-8年期间来摊销数额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装修费用摊销的知识给大家,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4-05-24 7
相关问题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上期为负的时候如何计算

    你好,假如上期-100,本期200,增长率=(200-(-100))/(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怎么计算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动比率怎么算

    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是一个以本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偿还债务能力的比率,既可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也可衡量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100% 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负债总额×100% 前者可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后者可以衡量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不能低于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 ,这个怎么计算?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怎么计算?间接法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怎么计算?

    你好! 下面是计算现金流量的公式 (1)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 (5)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