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的策划

2017-04-25 09:37 来源:网友分享
1241
作为现代商战的最高形式,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盛衰。从商战的复杂-生、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说,中国企业可以没有战略管理。

国内企业到底有没有战略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国内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外延式企业发展模式,靠着政策机会和消费市场机会,赚钱可谓是省心又省力。而今,政策偏向于一小撮国企,客户需求偏好又愈加变化无常,专注于内在管理的企业,一夜之间发现自己站错了位置,往日的生财之道,突然失灵了。叶敦明发现:忽视战略的后果,又是会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输掉苦心积攒的家业。

市场变化越快,战略的重要性就越强。那么,战略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发现利润》的作者斯莱沃斯基,给出了他心中的战略四项价值:销售利润率、预期利润增长、资产效率、战略控制度。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企业战略的价值,就会完完全全地反映在市值上(市场价值/销售额)。战略,不再是空头支票,让企业高层觉得可有可无,而是成为审视自己经营状况、判断对手竞争实力的标尺。

叶敦明认为,战略,不是一堆数据、理论框架、方法工具的作业成果。战略的基因,在于创新,在于别处心材的创造性设计。循规蹈矩的分析,只能是年年走老路,毫无竞争力可言。斯莱沃斯基指出:伟大的企业设计,是对客户和利润的完美认知,是理性自觉与战略想象力的艺术性结合。伟大的企业战略设计,犹如创造性的产品设计。正如伟大的产品设计,是先进的工程技术和伟大想象力的结合。

战略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开放型管理组织,来自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组织成员。当年的索尼,现如今的苹果,他们的战略设计,就源于对客户需求偏好的趋势把握,创造性地推出了“惊世骇俗”的新产品。伟大的企业战略设计,就是要创造出客户新需求。

战略的形成,自上而下也好,还是自下而上也罢,都必须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发现利润区》认为,战略形成过程中,若能正确问答12个重要问题,就能把企业逐步带入到心仪已久的利润区。分析总结后,叶敦明提出了“战略落地的四个步骤”,从而把上述的12个问题分门别类,便于操作。步骤一,战略研究。它包括5个问题:谁是我的客户、需求偏好如何、谁应当是我的客户、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让客户首选我。步骤二,战略落地。它包括2个问题:我的赢利模型是什么?我的企业战略设计是什么?步骤三,驾驭竞争。它包括2个问题:谁是我真正的竞争对手、我最难对付的竞争对手的企业设如何。步骤四,管理控制。它包括3个问题:我的下一个企业设计是什么、我的战略控制手段如何、公司价值是如何变动的。

企业战略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价值流出、价值稳定、价值流入三个阶段。翻新,或者创新,都会对原有的企业战略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组织惯性,成了新的企业设计的拦路虎。旧毛病未根除,新设计问题重重,是价值流出阶段的根本原因。叶敦明认为,再好的企业战略设计,都需要时间上的持续、决心上的果断、执行上的执着。经过了一段时间(通常是半年以上)的新老博弈,涉险过关的企业,就会迎来价值稳定阶段。此时,改革的阻力小了很多,企业发展方向也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再往后,成功的企业战略设计,就会把企业领进价值流入阶段。付出终于有回报,而且是成几倍的高回报。战略的价值,远远高于管理的改进,尝到了战略甜头的企(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业老板们,开始认同并重视企业战略设计了。

企业战略设计,是复杂经营环境下的产物。像格兰仕这样的规模绝对领先企业,居然也是利润微薄、举步维艰,给迷信市场份额的传统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战略重心,从规模领先转变为利润领先,规模制胜让位于客户制胜。以客户为中心构思企业战略设计,是客户制胜的关键。这需要对于客户偏好,以及客户经济系统,有相当深入了解和创见。以客户偏好为源,选择自己钟爱的客户,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价值方案,并通过有效的战略控制手段,甩开对手、赢得客户。战略,就是一个理性思考与激情创造的结合体,有远见,有创新,方能有执行力。叶敦明提醒企业家看官,战略上的先天不足,再好的执行力也无济于事。

企业战略设计,企业家走向成功之路的好帮手。否定昨天,需要勇气;谋划明天,需要远见。勇气、远见,就是企业家经营艺术的最好见证。企业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老板的心胸、胆识和想象力。再好的战略工具,都是服务于人,而不是取代决策人的价值。如此看来,企业战略设计,一把企业经营的利刃,善用者得力,是滥用者受损。非工具之功过,乃人谋之深浅。成功的企业战略设计,是理性决策力与艺术创造力的混血儿,它帮助企业走出无利润的雷区,迈入一片未来的蓝海利润区。

从策划的角度透视战略的玄妙,从谋略与战略的关系剖析战略的本源,从企业的机会和资源能力设计战略的模型,强调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想的建立,以及对“知己知彼、正台奇胜”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而非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一般性介绍。作为现代商战的最高形式,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盛衰。从商战的复杂-生、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说,中国企业可以没有战略管理,但决不能没有战略思维和由此而兴起的战略策划思潮。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企业战略的层次与战略要素的关系

    战略管理的四要素 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 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 1、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具体影响因素。 战略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 其二,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微观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更多的威胁。 其三,内部条件分析。战略分析还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力;还需要了解与企业有关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制约。 2、战略分析阶段明确了“企业目前状况”,战略选择阶段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走向何处”。 首先需要制定战略选择方案。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当然是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多越好。企业可以从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 第二步是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两个标准:一是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二是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佳的选择标准,管理层和利益相关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的选择。此外,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第三步是选择战略。即最终的战略决策,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如果由于用多个指标对多个战略方案的评价产生不一致时,最终的战略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企业目标选择战略。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体现,因而,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 (2)聘请外部机构。聘请外部咨询专家进行战略选择工作,利用专家们广博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较客观的看法。 (3)提交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中下层机构的战略方案,提交上级管理部门能够使最终选择方案更加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最后是战略政策和计划。制定有关研究与开发、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和计划。 3、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 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以及如何使用;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哪些调整;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问题,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等等。 4、战略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战略调整就是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及时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战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指导的有效性。包括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执行等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战略制定固然重要,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仅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企业战略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没有能完善地制定出合适的战略,但是在战略实施中,能够克服原有战略的不足之处,那也有可能最终导致战略的完善与成功。当然,如果对于一个不完善的战略选择,在实施中又不能将其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就只有失败的结果。

  • 战略联盟策略是什么

    战略联盟是多元化途径和战略之一。通过与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结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各方一般互不拥有,而是成立一个新的商业实体(如合资企业)来经营新的业务。经营单个业务的企业也常采用此战略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可分为“对称联盟”、“非对称联盟”和“互补联盟”。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 老师,业务单位战略为什么包括基本竞争战略,中小企业竞争和蓝海战略

    业务单位 主要是宏观之下的第二个层级上面的战略分析。 那么这里面就包含在个部分的战略分析,基本竞争,这是定的主要基调。然后再分析自己有何种竞争优势,也就是竞争 ,最后就是开拓蓝 海。

  • 企业编制全面预算的依据是 ( )。选择一项:A. 战略目标与战略计划B. 财务预测C. 历史财务报表D. 历史经营业绩

    企业编制全面预算的依据是 ( A. 战略目标与战略计划)

  • 怎么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战略计划,和老板和企业相融合

    你好,要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领导的性格,企业现在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