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成本控制的三点建议

2017-04-13 09:54 来源:网友分享
1523
审计成本控制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

审计成本控制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科学的审计成本控制手段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可行性研究,提高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

在审计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客观情况的科学分析判断从而导致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审计项目实施往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审计效果相差甚远,事倍功半。因此,有必要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使得项目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笔者认为,审计项目计划可行性研究考虑的主要因素一是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和有效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安排;二是根据审计调查被审计单位情况,通过搜集、研究成本信息,走访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相关机构意见等方式,在审计调查后摸清情况的前提下,对各计划项目直接成本进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三是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并进行费用的成本估算;四是进行社会评价和经济综合分析;五是对上述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二、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加强审计成本控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网络计划技术是通过网络图的制作,进行计划的优化,通过其关键线路,实现管理者对项目的进度控制。掌握了网络计划,就增强了项目管理的手段,抓住了关键工作,就掌握了项目进展命脉,向关键线路要时间,向非关键线路要节约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根据审前调查情况、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分解各项工作,力争使得各项工作能够用时间和预算经费货币量化,根据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科学绘制出该审计项目的网络图,根据网络图将工作量自上而下逐步分解至每个审计步骤、每位审计人员,确定项目关键线路,制定进度计划。确定出各审计事项如现场取证、写审计日记和工作底稿、中期汇报、业务会议、分析证据和底稿、报告初稿、报告征求意见等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对各审计事项的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等做出具体安排,同时测算出项目开支预算经费。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审计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根据网络图确定的各审计事项及进度计划,整合审计资源,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分工,将各审计事项任务细分到人,明确责任,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业型人才或熟悉精通的人员来完成,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审计人员的才智,保证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最优化。若该审计项目部分任务无专业人才的,在条件和成本的允许下,可以实行从其它专业部门聘请专家,或者调配审计机关内部其他专业部门的人员,实现业务人员的统筹调用,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二是根据网络图确定的工作任务以及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间安排,使每位审计人员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在什么时候做,需要在多长的时间里完成,避免审计力量调度不当导致少数人承担的审计任务完成不了或者少数人没事干等情况,同时也避免重复劳动,浪费人力资源。三是根据网络图确定的关键线路,能让审计机关领导和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计划图可以准确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通过关键线路上的审计事项,把握工作重点,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意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质量。

三、重视对完工项目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升项目质量。

对已经完成的项目,一是按照六号令要求,对各审计事项和审计程序进行检查复核,找出不足之处并改正。二是对审计成果和项目成本进行量化分析,科学分析各因素和环节,总结成绩和经验,注重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积极扩大审计成果,对审计查处的问题,要促进问题解决落实,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实现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三是审计机关应建立总量控制、节约奖励、超支惩罚的经费管理制度,对完成的项目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征求被审计单位和社会群众的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取长补短,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

综上所述,审计成本控制需要每位审计人员树立成本意识,在实践中,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注重成本分析,加强管理控制,提升审计效率。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海底捞成本分析,具体一点。并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成本情况模块,主要是原材料的成本,涉及三个重要的因素: ① 采购对价格的管控 我们都希望物美价廉,原材料成本节约的第一关就是采购。但是说到采购,我们公司是中央厨房物流加工配送,不牵扯很多的采购。如果你用采购员的话,你就需要监控物品的市场价格情况,避免采购人员从中吃回扣,或者高于市场价格购买。 ② 库管收货 我相信不管大小餐厅都有收货人员,有两大点需要注意: 第一,收货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标准收货。收货一定不是一个人,一定是有一个收货人和证明人,避免收货人员为了收货而收货,不认真,不负责。 第二,凡是在收货中发现供应商送的东西有品质问题,一定要及时打回去,避免后面重复发生。 ③ 注意产品的出成率 关于这方面,可能各个餐饮都不太一样,像海底捞,一般分两种情况:员工业务不熟练,例如刀工不好,造成浪费;不按照流程标准去操作,自己乱切,损害门店欺骗顾客。 所以,在分析原材料成本时,以上三方面都进行分析,假如原材料成本上升,找出来具体影响成本的因素,找到真正的原因。

  • 对控制成本的理解和建议,该怎么回答?

    你好1、成本控制的含义 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 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狭义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订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通常称为成本经营。 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2、作用 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即使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计民生不利,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得主要保障。 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的负担,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类压力。 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成本低了,可减价扩销,经营基础巩固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很快就跨下去了。!

  • 如何看待控制成本,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你好1、成本控制的含义 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 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狭义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订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通常称为成本经营。 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2、作用 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即使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计民生不利,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得主要保障。 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的负担,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类压力。 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成本低了,可减价扩销,经营基础巩固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很快就跨下去了。!

  • 建筑会计的要点是什么?如何控制项目成本?

    项目成本的控制一般不在财务层面。主要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成本,总公司一般对项目经进是有考核的。

  • 老板现在主要是想控制成本,老板想把公司各个部门的费用控制一下,让我做预算,然后订指标,能给一点建议吗

    根据你近3年的费用情况来确定你预计下期的费用。 还结合你同行业的相关费用比例情况。